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风》
《古风》全文
宋 / 黄超然   形式: 古风

不知乃不愠,古人叹难能。

我谓直易事,学道非干名。

本无求知心,愠亦何从生。

所以茅檐下,高枕曲吾肱。

琴书坐中友,云山门外朋。

肺腑欣有得,耳目谅无憎。

愿同子扬子,白首太玄经。

(0)
翻译
不明白却并不生气,古人也感叹这很难做到。
我认为正直行事是容易的事,学习道理并非为了追求名声。
本来就没有追求知识的心,哪里会生出怨恨呢。
因此在简陋的茅屋下,我安心地曲肱而枕。
琴书陪伴着我,门外则是云山朋友。
内心感到欣喜,眼睛和耳朵想必没有厌恶。
希望与你一起,直到白头研究太玄经。
注释
乃:竟然。
愠:生气。
古人:古代的人。
叹:感叹。
直易事:正直之事简单。
干:追求。
本无:本来没有。
何从:从何而来。
茅檐:茅屋。
高枕:安心地躺下。
肱:胳膊。
琴书:弹琴读书。
门外朋:门外的朋友。
肺腑:内心。
欣有得:感到欣喜。
谅:想必。
子扬子:子扬,此处泛指朋友。
太玄经:古代一部哲学著作。
鉴赏

这首宋朝黄超然的《古风》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态度和学问追求的独特见解。首句“不知乃不愠”,意思是不被人理解并不生气,这体现了诗人的宽容与淡泊。诗人感叹这种品质在古人中也难得,他认为直率行事并非难事,学习道理并非为了追求名声。

接着,诗人强调自己本来就没有追求知识的功利之心,因此没有愠怒的源头。他选择在简陋的茅檐下,以自然的姿态(曲肱而枕)生活,享受琴书为伴,把云山当作朋友,表明他对生活的满足和平静。

诗人内心感到欣喜,因为他的心灵得到了满足,对外界没有丝毫的厌恶。最后,他希望能像扬雄那样,直至白头都沉浸在太玄经的深奥学问中,追求精神层面的提升,不为世俗所累。

整首诗透露出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和精神富足的人格魅力,展现出宋代理学崇尚的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

作者介绍

黄超然
朝代:宋

宋元间台州黄岩人,字立道,号寿云。宋乡贡进士。精《易》。宋亡不仕,筑西清道院居之,以著述为事。卒,私谥康敏。有《周易通义》、《或问》、《发例》等。
猜你喜欢

睡起

数日不吟语,已觉舌本强。

熟处自难忘,是乃真苦相。

帘空睡起足,物我两俱丧。

举头见南山,依旧秃相向。

解衣绕屋行,未巾已踉跄。

翻书试遮眼,一抹如白浪。

目足身所先,二者辄相抗。

生理从可知,何用更惆怅。

独有梁上燕,怜我本痴憃。

时时作好语,似欲致劝奖。

见尔初衔泥,生子已颉颃。

而我犹未归,兹事固难谅。

安用苦烟尘,无劳独悽怆。

俯仰即陈迹,未易烦度量。

一樽试有求,传来如鹊盎。

顿味毒酒酷,猛釂投晚饷。

倦怀岂复有,舌烂腹斗涨。

抱薪救烈火,自取将谁让。

夜分方半生,劣过逃属纩。

(0)

六祖传付偈颂·其三四祖

解脱门中宿已知,种花生性岂须期。

诏书四反终难起,不要浮名不待时。

(0)

咏史

珠履三千两,金椎四十斤。

阿谁知狗盗,却解脱田文。

(0)

次静长老韵

性火方能熄,心灯不复挑。

猿声传古穴,柏实落枯条。

阒寂苦无寐,淋零已半宵。

更深寒愈重,慵解束薪烧。

(0)

宿邓桥

一舍山头路,数家溪上村。

泥涂淹白昼,风月宿黄昏。

松径笙簧杂,蛙池鼓吹喧。

寂寥无酒兴,迢递有归魂。

(0)

和舒信道二首·其一

樽前虽阙旧年人,旧事重论迥若新。

记得长春为绝唱,依稀难和似阳春。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