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乃不愠,古人叹难能。
我谓直易事,学道非干名。
本无求知心,愠亦何从生。
所以茅檐下,高枕曲吾肱。
琴书坐中友,云山门外朋。
肺腑欣有得,耳目谅无憎。
愿同子扬子,白首太玄经。
不知乃不愠,古人叹难能。
我谓直易事,学道非干名。
本无求知心,愠亦何从生。
所以茅檐下,高枕曲吾肱。
琴书坐中友,云山门外朋。
肺腑欣有得,耳目谅无憎。
愿同子扬子,白首太玄经。
这首宋朝黄超然的《古风》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态度和学问追求的独特见解。首句“不知乃不愠”,意思是不被人理解并不生气,这体现了诗人的宽容与淡泊。诗人感叹这种品质在古人中也难得,他认为直率行事并非难事,学习道理并非为了追求名声。
接着,诗人强调自己本来就没有追求知识的功利之心,因此没有愠怒的源头。他选择在简陋的茅檐下,以自然的姿态(曲肱而枕)生活,享受琴书为伴,把云山当作朋友,表明他对生活的满足和平静。
诗人内心感到欣喜,因为他的心灵得到了满足,对外界没有丝毫的厌恶。最后,他希望能像扬雄那样,直至白头都沉浸在太玄经的深奥学问中,追求精神层面的提升,不为世俗所累。
整首诗透露出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和精神富足的人格魅力,展现出宋代理学崇尚的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
数日不吟语,已觉舌本强。
熟处自难忘,是乃真苦相。
帘空睡起足,物我两俱丧。
举头见南山,依旧秃相向。
解衣绕屋行,未巾已踉跄。
翻书试遮眼,一抹如白浪。
目足身所先,二者辄相抗。
生理从可知,何用更惆怅。
独有梁上燕,怜我本痴憃。
时时作好语,似欲致劝奖。
见尔初衔泥,生子已颉颃。
而我犹未归,兹事固难谅。
安用苦烟尘,无劳独悽怆。
俯仰即陈迹,未易烦度量。
一樽试有求,传来如鹊盎。
顿味毒酒酷,猛釂投晚饷。
倦怀岂复有,舌烂腹斗涨。
抱薪救烈火,自取将谁让。
夜分方半生,劣过逃属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