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名山不厌人,五来此地著闲身。
泉声带雨驱烦暑,空翠萦风绝点尘。
金鼎火能知应候,玉壶花自占长春。
何时许證三生约,乞借烟霞与卜邻。
多谢名山不厌人,五来此地著闲身。
泉声带雨驱烦暑,空翠萦风绝点尘。
金鼎火能知应候,玉壶花自占长春。
何时许證三生约,乞借烟霞与卜邻。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施枢的作品《五到洞霄兼似冲妙》。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向往,以及对隐逸生活的深深沉醉。首句“多谢名山不厌人”流露出对山水的感激之情,表明山川之灵性接纳了诗人这个常客。次句“五来此地著闲身”则描绘了诗人频繁造访山中的闲适生活。
“泉声带雨驱烦暑”通过描绘泉水在雨中潺潺的声音,传达出清凉之意,消解了夏日的炎热。“空翠萦风绝点尘”进一步渲染了山间的清幽,暗示着这里没有世俗的纷扰,只有纯净的空气和翠绿的山色。
“金鼎火能知应候”暗指山中修炼或煮药的金鼎,暗示诗人可能在寻求养生之道,同时也寓言着对自然规律的领悟。“玉壶花自占长春”以玉壶象征高洁,花儿独自开放,寓意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永恒春天的向往。
最后两句“何时许证三生约,乞借烟霞与卜邻”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大自然结缘,期待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余生的愿望,体现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深深热爱和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鹿场乃蕃窟,化为良田畴。
稻苗似书带,润泽如膏油。
无烦理荒秽,苗盛众草囚。
人力解胼胝,百金买驯牛。
鹅鸭有新喜,豝豵非远忧。
早禾当夏刈,晚田及冬收。
况有甘蔗林,青青满中丘。
可以安作息,失德于乾糇。
摽心对充耳,觏闵夫何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