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哨青骡,村投白兔。不寒不暖飘秋雨。
草花揉碎雪蹄香,纷纷乱蝶随鬉舞。
水漫城坳,从兹唤渡。逢人先问丁家埠。
扬州划子鸭儿头,凭谁载取离愁去。
鞭哨青骡,村投白兔。不寒不暖飘秋雨。
草花揉碎雪蹄香,纷纷乱蝶随鬉舞。
水漫城坳,从兹唤渡。逢人先问丁家埠。
扬州划子鸭儿头,凭谁载取离愁去。
这首清代龚翔麟的《踏莎行·其二·丹阳》描绘了一幅秋日乡村的画面。诗人骑着青骡,经过白兔村,秋雨绵绵,既不太冷也不太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马蹄踏过之处,草花香气四溢,如同雪花般纷飞,引来蝴蝶翩翩起舞。雨水积满城中的低洼处,诗人需要寻找渡口,询问丁家埠的方向。
在这样的场景中,诗人借扬州的小船,形状像鸭头,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绪。他渴望有一叶扁舟能承载他的离愁,带走心中的哀伤。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雨中的乡村景色,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波澜,展现了清末文人对故乡和离别的深深眷恋。
渐入清和,已过修禊,卷帘犹怯余寒。
漫绿染、萦墙薜荔,叠砌菭钱。
双燕来从紫塞,衔泥共、软语花间。
应知得、觅遍旧痕,随处情关。
谁家数重院落,空閒杀、当年碧槛朱阑。
料未忍、琴书自佔,蹴断尘弦。
屈指春能几日,薰风起、又听初蝉。
归时节,凭寄半幅银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