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至日感事》
《至日感事》全文
金 / 赵秉文   形式: 古风

人言至日一线长,我觉至日一线短。

缝新绽旧不如昔,身上衣犹慈母线。

昨日日短犹可长,今日衣敝不可绽。

年年至日寿北堂,亲不在堂衣在眼。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至日感事》,是金代诗人赵秉文所作。通过对比至日光线的长短与个人衣物的变化,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亲人离世的感慨。

首句“人言至日一线长,我觉至日一线短”,诗人以他人之言与自己之感形成对比,指出人们普遍认为至日(冬至)的白天时间较长,而他自己却觉得至日的白天反而显得短暂。这种主观感受的差异,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独特感知。

接着,“缝新绽旧不如昔,身上衣犹慈母线”两句,诗人将个人衣物的变化与母亲的关爱联系起来。新衣虽好,但旧衣承载着母亲的针线与情感,更显珍贵。这里不仅表达了对衣物的珍惜,更寄托了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之情。

“昨日日短犹可长,今日衣敝不可绽”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事物的变迁。昨天看似短暂的白天,如今回想起来似乎还能延长;而今天的衣物已经破旧不堪,无法再恢复原状。这不仅是对物质变化的描述,也是对人生无常、岁月不待人的感慨。

最后,“年年至日寿北堂,亲不在堂衣在眼”两句,诗人将情感推向高潮。每年至日,他都会回到母亲的家中庆祝,但如今母亲已不在人世,只能通过衣物来寄托对母亲的思念。这句话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是对失去亲人的哀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至日光线变化和个人衣物状态的描写,巧妙地融入了对时间、亲情以及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赵秉文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对生活细微之处的洞察力,以及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

作者介绍
赵秉文

赵秉文
朝代:金   字:周臣   号:闲闲居士   籍贯:晚年称闲闲老   生辰:1159~1232

赵秉文(1159~1232)金代学者、书法家。字周臣,号闲闲居士,晚年称闲闲老人。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猜你喜欢

封荆就道以仲夏九日

征车晓夕似行云,野色峰容近远醺。

出郭何心初一啸,兴怀随地入孤闻。

岂将词赋销长日,正想咨诹答圣君。

此际悠悠思不禁,自怜朝野望中分。

(0)

五月二日王子龙招看赛龙舟得流字

暑雨蒸沉午梦收,画船声报晚江柔。

披襟风色先迎水,入眼波光远趁舟。

郭外云山容我伴,天中节序诏人游。

清时独许从鸥客,笑傲中央一叶流。

(0)

雄邑道中见易水愤胡马之污清流也

萧萧易水表前名,叹息荆卿事未成。

壮士秦廷空浪死,衣冠是日仅偷生。

膻尘遂染寒风色,茄管宁知变徵声。

最下流头经马饮,春来岸草尚欹倾。

(0)

中秋前一日有七闽督学之命

雪峰初入望,旗鼓旧相扶。

观察当年相,考亭百代儒。

一官仍己学,吾道未邻孤。

叹息高山在,谁能隔步趋。

(0)

开卷有述

上古有作圣,中古有述贤。

于穆含真秘,倾储责传宣。

恭惟作述者,恐惧尚维玄。

有智不敢爱,有言不敢偏。

圣劳贤已瘁,大小互相鞭。

怀挟今昔意,日思造物权。

旁皇求后死,叹息付简编。

简编及秦火,神奇出遗烟。

区区诸老生,记诵亦可怜。

吁嗟千馀载,光运乃当前。

伏惟我生晚,谁能愚自专。

是以繇窥管,求之我生先。

遵涂独好古,与物共尊天。

怀哉天与古,相从日喟然。

(0)

庚午冬虏儆烽传溯流金陵约同假曹方姚陈诸子北上俱以散馆尚遥深居念独行不可于辛未春遵洄而南而家扁舟不能自聊作纪怀诗十首·其二遇巷

遇巷竟何术,鸣嘤未有声。

捷径非我道,户说不可行。

杂糅世应久,姱好宁与争。

纷纷懘葪者,细故非所惊。

览初终莫悔,前修既已盟。

万里日来反,游泛亦余情。

还忆乘槎处,留石问君平。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