圜丘地接碧霞居,寂掩玄关白日虚。
丹灶埋云流紫火,真符堆案散天书。
盈尊旧识麻姑醴,望气疑来函谷车。
自是过逢多道侣,星坛咫尺即华胥。
圜丘地接碧霞居,寂掩玄关白日虚。
丹灶埋云流紫火,真符堆案散天书。
盈尊旧识麻姑醴,望气疑来函谷车。
自是过逢多道侣,星坛咫尺即华胥。
此诗描绘了昝炼师芝房的神秘与清幽之境。首句“圜丘地接碧霞居,寂掩玄关白日虚”以“圜丘”、“碧霞居”、“玄关”等词勾勒出一处远离尘嚣、隐匿于自然之中的修炼之所,白日虽在,却仿佛被一层静谧的氛围所掩盖,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接着,“丹灶埋云流紫火,真符堆案散天书”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芝房内的神秘氛围。丹灶之上,云雾缭绕,紫火跳跃,象征着修炼的精进与灵性的升华;而堆满案头的“真符”与“天书”,则暗示着修炼者对宇宙真理的探索与领悟,以及与超自然力量的沟通。
“盈尊旧识麻姑醴,望气疑来函谷车”两句,则通过引用古代神话与历史典故,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麻姑醴,传说中仙人的饮品,此处借指修炼者所享有的特殊体验或成果;而“望气”与“函谷车”的典故,则分别与古代的占卜术和道家的出世思想相关联,进一步强化了芝房内修炼者的超然境界。
最后,“自是过逢多道侣,星坛咫尺即华胥”两句,表达了昝炼师芝房不仅是一个个人修行的场所,更是一个聚集志同道合之士的圣地。在这里,与道侣相遇相知,共同探讨宇宙奥秘,仿佛进入了传说中的华胥国,一个超越现实、充满无限可能的精神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昝炼师芝房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神秘色彩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同时也传达了追求精神自由与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
影横窗,苔鬟翠羽,声声唤春晓。倦蜂频到。
怜片蜡红簪,还弄疏照。
碎钿满地虬枝古,罗浮仙梦老。
惹暮雪、沾香茸袖,黄昏飘冻草。
东风岭头恨开迟,孤蓬路、老鹤天寒霜缟。
帘底月,依然见、翠眉痕小。
年时访、野桥细雨,空怅望、天涯春去了。
怕起舞、一声飞玉,凭阑人又杳。
烛剪西窗里。记寒宵、依依泣别,泪花偷洗。
荡气回肠愁难诉,一样缠绵情意。
盼秋色、连波空翠。
笛里关山明日事,叹云萍、聚散匆匆易。
空怅望,天无际。客中我正伤孤寄。
更那堪、河梁折柳,消磨英气。
千里他乡斜阳外,兰棹片帆迢递。
应早作、南来归计。
瑟瑟金风惊岁晚,怕芳华、转眼成憔悴。
行乐处,信怀系。
记一杯换日,双桨凌波,细语花前。
最是清游好,看乾坤醉倒,坐对山川。
日日白苏堤下,不费买花钱。
叹倦旅归来,高楼夜静,犹梦湖边。凄然。
伤离后,祗露冷秋江,月落霜天。
往事休重省,怅美人何处,肠断华年。
转眼西风都尽,犹剩雨和烟。
听虫泣残檠,■■一一手自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