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无骨箬》
《无骨箬》全文
宋 / 陈洵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山中绀箬元无脊,炉里金丹日月开。

不是潜藏杜尘世,有人曾见碧蟾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ruò
sòng / chénxúnzhí

shānzhōnggànruòyuánguǒjīndānyuèkāi

shìqiáncángchénshìyǒuréncéngjiànchánlái

翻译
山中的绀色竹子本无节,炼丹炉中金丹每日月交替显现。
它并非隐藏在俗世尘埃之下,有人曾亲眼目睹青色的月亮降临。
注释
绀箬:深蓝色的竹子。
元:本来。
无脊:没有节。
炉里:炼丹炉中。
金丹:炼制的丹药。
日月开:像日月交替一样显现。
潜藏:隐藏。
杜尘世:世俗尘埃。
碧蟾:青色的月亮。
鉴赏

这首诗名为《无骨箬》,作者是宋代诗人陈洵直。诗中以"山中绀箬元无脊"起笔,形象地描绘了一种奇特的植物——无骨的竹子,其质地轻盈,仿佛没有骨骼。"炉里金丹日月开"则将这种自然景象与炼丹术中的神话元素相联系,暗示着某种神秘力量或内在的光明在其中显现,犹如金丹在炼炉中散发出日月般的光辉。

"不是潜藏杜尘世"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超凡之物的珍视和对尘世纷扰的疏离,认为它并非寻常可见,而是隐藏于山林之中,远离世俗的喧嚣。最后一句"有人曾见碧蟾来"则增添了神秘色彩,碧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象征月亮或仙人,言外之意是说,或许只有极少数人有幸瞥见这如梦如幻的景象,增添了诗歌的奇幻与诗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无骨箬的奇特形态和隐秘所在,寓言式的表达了诗人对超然境界的向往和对尘世生活的淡然态度。

作者介绍

陈洵直
朝代:宋

陈洵直,号南渠居士。生平不详。宁宗嘉泰元年(一二○一)曾游大涤山(《洞霄诗集》卷五赵汝湜《敬和九锁步虚词并引》)。今录诗三十五首。
猜你喜欢

松斋秋咏次黄存之韵七首·其三

牵牛引蔓上东篱,气肃清商雨过时。

人意若随天意好,秋光又到菊花枝。

(0)

久雨

园林清樾净无尘,池沼黄流去有声。

不用飞花来点缀,但须霁日为澄清。

(0)

和郁簿述怀古风

莫笑当年韩与侯,钓鱼温水垂纤钩。

鸢肩自是腾上速,安用常何荐马周。

先生直气摩星斗,肯来州县甘低头。

莅官姑欲行所学,一猿未足胜众猴。

平生一介重取与,邈视不义如云浮。

同舍偿金初何有,从者窃屦还言否。

古井新来亦波浪,夷途强指如山丘。

毁言中人以疑似,心苟无瑕何足尤。

虽然铄金忌众口,此语不妄闻诸邹。

谁知三月未得禄,长饥日典鹔鹴裘。

不作颜公乞米帖,吟诗肝肾愁镌锼。

诗成险语破鬼胆,我惭属和真蛮讴。

愿须暇日荐所有,君方有行宁少留。

何妨暂驾扬州鹤,犹胜他人万斛舟。

(0)

戏书

去年今日到湖州,救得饥民岁又周。

阅遍炎凉还自笑,坐靡廪饩更何求。

渊明栗里终归去,太史周南枉滞留。

咄咄大钧何必问,固知薄命与仇谋。

(0)

赠潘接伴

淮海相逢便说诗,新来匡鼎解人颐。

句中有眼人谁识,弦上无声我独知。

每见朋游谈警策,偶因王事得追随。

西湖近报梅花约,归趁东风第一枝。

(0)

清明

江南三月暮春天,上巳清明五日前。

红杏园林初过雨,绿杨庭院欲生烟。

无花无酒伤今日,宜麦宜蚕胜去年。

却怪山中时候早,树林深处有鸣蝉。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