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间懒慢閒人卧,花外传呼太守来。
谈对不离经国语,席前俱是慕贤怀。
龙将曲巷题荀里,凤引高车耀陆台。
良牧无由淹坐啸,春江巳近饯芳杯。
林间懒慢閒人卧,花外传呼太守来。
谈对不离经国语,席前俱是慕贤怀。
龙将曲巷题荀里,凤引高车耀陆台。
良牧无由淹坐啸,春江巳近饯芳杯。
此诗描绘了郡守李公珣来访与离去的情景,展现了官民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地方长官的风范。首句“林间懒慢閒人卧”,描绘了一幅闲适自在的画面,隐喻主人在林间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接着“花外传呼太守来”,以花为背景,生动地表现了郡守的到来,增添了诗的意境美。
“谈对不离经国语,席前俱是慕贤怀”两句,揭示了交谈内容的深邃与高雅,表达了对贤者的敬仰之情。通过“经国语”和“慕贤怀”的描述,展现了主人与郡守之间思想交流的深度和广度。
“龙将曲巷题荀里,凤引高车耀陆台”运用了比喻手法,以“龙”、“凤”象征郡守的尊贵与威仪,通过“题荀里”、“耀陆台”描绘了郡守来访时的壮观景象,进一步突显了其身份与地位。
最后,“良牧无由淹坐啸,春江巳近饯芳杯”表达了对郡守即将离去的不舍之情。其中“良牧”是对郡守的赞誉,暗示其治理有方;“坐啸”则借指郡守的离去,表达了主人的留恋与不舍;“春江巳近饯芳杯”则预示着饯行的场景,体现了对郡守的尊重与感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郡守的尊贵与威仪,也表达了主人对郡守的敬仰与不舍之情,是一首富有情感与意境的佳作。
将军义勇名,蜂蚁尝旅拒。
俯迩建赤油,超摇挥白羽。
不辞援鼓桴,岂以遗君父。
匈奴恨未灭,致官逾哙伍。
麾下例千金,赫然士豫附。
家庭树曲旃,天街腾露布。
平昌平恩侯,议论宁肯忤。
万金十千户,募将斩亡虏。
列屋锁名倡,连车载清酤。
用钱取水衡,卜宅凌武库。
山岳势能移,震电赫凭怒。
画地成江河,鼻息吹云雾。
私斗患不怯,公战则先务。
可怜金玉帛,殊胜烟埃土。
嗟彼绅佩俦,索漠何太窭。
试移名将传,予汝频晤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