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摇疏楮白,月竟小窗圆。
待雨为量屐,烧桐自煮泉。
梅痕枯石下,花气古瓶前。
僻县如山路,荒更十里天。
摇摇疏楮白,月竟小窗圆。
待雨为量屐,烧桐自煮泉。
梅痕枯石下,花气古瓶前。
僻县如山路,荒更十里天。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静坐时的细腻感受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之美。首句“摇摇疏楮白,月竟小窗圆”以动态的“摇摇”和静态的“疏楮白”、“小窗圆”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氛围。月光透过稀疏的纸张,映照在小窗上,形成一个圆满的光影,既展现了月色的皎洁,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超脱。
接下来的“待雨为量屐,烧桐自煮泉”,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生活的闲适与自然的亲近。他期待着雨的到来,用以测量自己的木屐,这不仅是一种生活情趣的体现,也是对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同时,他亲自烧制桐木,为自己煮泉水,这一行为不仅体现了他对自然材料的利用,更表现了他对生活细节的品味和对自然之美的追求。
“梅痕枯石下,花气古瓶前”两句,通过“梅痕”与“花气”的描绘,将季节的变换与自然的生命力融入诗中。梅痕可能是指梅花留下的痕迹,或是诗人想象中的梅花,它与枯石相映成趣,展现出冬日的静美。而“花气”则是在古瓶前弥漫的香气,无论是真实的花朵还是瓶中的插花,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为室内增添了一抹春意。
最后,“僻县如山路,荒更十里天”两句,以“僻县”和“山路”象征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同时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在这样的环境中,时间仿佛变得缓慢,夜晚的寂静与远方的天际线形成了一种深远的意境,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自由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生活情趣的追求以及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超脱,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驼有懒乳者,忽复厌其驹。
踶齧不肯哺,弱难饲以刍。?㲞待冻毙,行将弃诸涂。
惟彼特墨赤,识性计有馀。
胡笳奏其旁,哀腔鸣呜呜。
感驼心生怜,乳驹乃如初。
藁盐旋长成,致远收良图。
口询非耳闻,此事信匪诬。
呜呼驼独非兽乎,凯风之母兽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