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堂堂福禄人,衰门衅咎独何深。
学违素志元安命,老哭才孙最损心。
暑载渔舟翁挽柩,夜归僧屋鬼同林。
庭前桧竹阴阴在,陈迹如今岂可寻。
举世堂堂福禄人,衰门衅咎独何深。
学违素志元安命,老哭才孙最损心。
暑载渔舟翁挽柩,夜归僧屋鬼同林。
庭前桧竹阴阴在,陈迹如今岂可寻。
这首诗《忆凤二首(其一)》由元代诗人刘诜所作,通过对比显现出人生的不公与命运的无常。首句“举世堂堂福禄人,衰门衅咎独何深”以强烈的对比手法,将普遍意义上的成功与荣耀之人与自己家道衰落、遭遇不幸的情况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对命运不公的感慨。
接着,“学违素志元安命,老哭才孙最损心”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痛苦。他原本的志向与现实的差距,以及晚年失去才华横溢的孙子,使得他的心灵遭受了极大的打击和损失。
“暑载渔舟翁挽柩,夜归僧屋鬼同林”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夏日里老人驾着小船,为逝者哀悼,夜晚则与僧侣相伴,仿佛与鬼魂同行,暗示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以及对死亡的无奈接受。
最后,“庭前桧竹阴阴在,陈迹如今岂可寻”以庭前的桧竹象征着往日的荣光与宁静,但这些痕迹如今已难以追寻,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人生的起伏与命运的不可预测性,以及在面对命运不公时的内心挣扎与情感的复杂性。
诸天享备福,宫殿常随之。
骄王擅雄富,钟鼓具不移。
巨细无实相,一种生幻师。
君家数尺峰,在处供娱嬉。
衡嵩接几闼,岷峨入提携。
只作如是解,天地皆目瑿。
君言勿作剧,丐我琼琚词。
援毫不能奇,永愧崭绝姿。烹茶炷炉薰,?崒缭轻丝。
如云出涧壑,顷暂万国滋。
请以小喻大,人才亦如斯。我无适俗韵,梦想怀崟?。
借渠琳琅响,和我兰荃诗。
明朝谢冠服,云根有茅茨。
冲暑去何之,城南水竹园。
发箧得秘画,笔老不见痕。
作者非俗士,噞喁不能名。
王郎眼如月,指点见本根。
解衣而盘礴,主人固可人。
虚斋坐修竹,一面当暑烦。
斜阳送暮色,无数乌鸟喧。
漠漠芳树暗,涓涓流水浑。
星斗挂檐端,馀影到清樽。
行觞令不虐,捉麈语不繁。
不知聊尔耳,佳处正难言。
双毂行天不停辔,世间那得西流水。
麻姑昨夜呼我饮,笑说海尘飞几几。
百年半见韶华浓,不妨老子颊仍红。
人生万事有起伏,缓听高歌酌春醁。
云在山,月在水,合和二物谁遣使。
云收但有千巑岏,月落惟馀一清泚。
向来为同复为异,欲说谁钳三尺喙。
与君临流共一笑,影堕澄泓实相似。
故应拄杖偶然来,那得泉中觅居士。
人间八月秋更老,桂树无风波不滓。
碧筒为樽酌清醥,琼瑶嗽肠雪冰齿。
江妃为予舞凌波,老鹤不眠亦孤唳。
酒醒忽忆三峰游,目光已在鲸鱼背。
骨肉缠恩爱,友朋缀情义。
于君若兼之,何生结此契。
朅来东川游,咫尺桃李县。
引车意甚决,牵衣事辄挽。
我如空中云,随风出岩岫。
又如波上舟,东西听水手。
有心不能酬,富贵那可必。
富贵吾不愿,此见未宜失。
裁诗说相思,过雁或堪托。
雁能见君子,嗟予雁不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