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绮寻芳去,春光处处多。
莺花迟日丽,燕麦惠风和。
翠滴烟林石,红摇晴浪波。
馀情约重醉,归路听行歌。
结绮寻芳去,春光处处多。
莺花迟日丽,燕麦惠风和。
翠滴烟林石,红摇晴浪波。
馀情约重醉,归路听行歌。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与诗人的情感。首句“结绮寻芳去”,点明了诗人踏春的行动,寻找着春天的美丽景色。接下来的“春光处处多”一句,以“处处”强调了春天的美好无处不在,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莺花迟日丽,燕麦惠风和”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莺鸟的啼鸣与花朵的绽放描绘得生动形象,同时通过“迟日”和“惠风”来衬托出春天的温暖与和煦,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翠滴烟林石,红摇晴浪波”则进一步展现了春天的色彩斑斓,绿意盎然的山林间,翠色如滴,映照在石头上;晴天的水面泛起层层波纹,红色的景物在波光中摇曳生姿,画面富有动态感和层次感。
最后,“馀情约重醉,归路听行歌”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深深喜爱与不舍,他计划再次沉浸于这种美好之中,并在归途中欣赏着行人的歌声,将这份愉悦与分享给更多的人。整首诗情感细腻,语言流畅,成功地捕捉了春天的韵味与诗人的内心世界。
我闻金色妙智身,坚密过于金刚宝。
倒易三世如飞腾,寰中日月那能数。
桧柏苍松薄劣根,南山东海成轻尘。
有大长者陈居士,妙得此智凌青春。
修长须髯梅花白,舌底风流妙入神。
大智文殊七佛师,福成利行号童子。
我今已老君方少,坐饮山茶勿序齿。
更睡华山八百年,制成竹马呼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