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光水色晚相宜,曲里同操白石词。
愁思漫凭诗兴遣,旅怀羞向旧游知。
扁舟古树重重出,并马寒云黯黯移。
十载驱驰成梦寐,独馀孤月照深卮。
烟光水色晚相宜,曲里同操白石词。
愁思漫凭诗兴遣,旅怀羞向旧游知。
扁舟古树重重出,并马寒云黯黯移。
十载驱驰成梦寐,独馀孤月照深卮。
这首诗描绘了舟行夜晚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烟光水色与时间的交融之美。首联“烟光水色晚相宜,曲里同操白石词”点明了时间与地点,傍晚时分,烟雾与水面相互映衬,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诗人与友人在曲水边共同吟唱白石词,既表现了友情的深厚,也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共同欣赏。
颔联“愁思漫凭诗兴遣,旅怀羞向旧游知”则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在旅途之中,诗人或许有着难以言说的愁绪,只能通过诗歌来排遣。同时,他对于过往的旧游感到羞愧,可能是因为过去的某些行为或经历让他感到不自在,或是对当前处境的一种自我反思。
颈联“扁舟古树重重出,并马寒云黯黯移”进一步描绘了舟行的动态画面。扁舟在古树间穿梭,寒云随着马匹的移动而变化,这些景象不仅富有画面感,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旅程的不断前行。
尾联“十载驱驰成梦寐,独馀孤月照深卮”总结了诗人的情感和经历。十年的奔波劳碌仿佛一场梦境,只有孤独的月亮陪伴着诗人,饮尽深杯中的酒。这一句既是对过去岁月的感慨,也是对当下孤独心境的写照,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舟行夜晚景色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一幅动人心弦的画面,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体验。
实相无空无不空,将不空执尚违宗。
一多无位谁分别,万象森罗一镜中。
庵本非庵开不开,灵知自性即如来。
寻源穷处烟霞伴,南岭风光近日回。
上无片瓦下无锥,被喧卜静了无依。
多求欲叩无心者,既了无心岂是非。
若将色见普庵人,未免随流不契津。
千里无来同受用,纵横妙用自家珍。
莫怪渠侬不出头,了心非相永无求。
相逢谁觉梦中梦,浪静闲乘般若舟。
普庵识心达理,不是胡言乱语。
教化三千大千,个个透泥入水。
应无所住生心,更不祭神拜鬼。
时中净念法身,何假烧钱化纸。
不被邪魔所惑,各各尽淘真理。
亦非夜聚晓散,亦不远寻山水。
亦不发愿烧香,亦不弃离妻子。
不啖众生血味,便敬六亲九祖。
誓不饮酒猖狂,不入牢狱苦楚。
见利便不干心,处处如钦父母。
你争无明人我,我自无可作做。
修桥补路随缘,身作山河国土。
供养大地含灵,上愿皇图永固。
时时风调雨顺,日日民歌乐舞。
皆因自性天真,永不入他门户。
如今一物无求,不著邪魔祛使。
不离当处湛然,运水搬柴佛事。
何须打铙击钹,岂用槌钟击鼓。
饶舌合掌归依,早被参方取怒。
只心普遍莲花,何异西方净土。
自古本自无迷,今本何曾有悟。
设有三乘五教,也似添盐和醋。
生死涅槃如梦,佛说无所作做。
更问达磨西来,他亦别无门路。
直指人心是佛,不可更移一步。
才有丝发是非,便入魔家邪户。
死中得活之人,诸佛龙天守护。
斩钉截铁丈夫,这个凡夫了事。
如今人赞神钦,万劫群灵仰慕。
到此若不回心,岂识摩尼宝库。
自利利他不竭,经劫且无怕怖。
披云啸月吟古风,透石穿山谈正法。
只个心如巧画师,只个身如无缝塔。
东村老婆是我娘,爷是南门张大伯。
《达理歌》【宋·释印肃】普庵识心达理,不是胡言乱语。教化三千大千,个个透泥入水。应无所住生心,更不祭神拜鬼。时中净念法身,何假烧钱化纸。不被邪魔所惑,各各尽淘真理。亦非夜聚晓散,亦不远寻山水。亦不发愿烧香,亦不弃离妻子。不啖众生血味,便敬六亲九祖。誓不饮酒猖狂,不入牢狱苦楚。见利便不干心,处处如钦父母。你争无明人我,我自无可作做。修桥补路随缘,身作山河国土。供养大地含灵,上愿皇图永固。时时风调雨顺,日日民歌乐舞。皆因自性天真,永不入他门户。如今一物无求,不著邪魔祛使。不离当处湛然,运水搬柴佛事。何须打铙击钹,岂用槌钟击鼓。饶舌合掌归依,早被参方取怒。只心普遍莲花,何异西方净土。自古本自无迷,今本何曾有悟。设有三乘五教,也似添盐和醋。生死涅槃如梦,佛说无所作做。更问达磨西来,他亦别无门路。直指人心是佛,不可更移一步。才有丝发是非,便入魔家邪户。死中得活之人,诸佛龙天守护。斩钉截铁丈夫,这个凡夫了事。如今人赞神钦,万劫群灵仰慕。到此若不回心,岂识摩尼宝库。自利利他不竭,经劫且无怕怖。披云啸月吟古风,透石穿山谈正法。只个心如巧画师,只个身如无缝塔。东村老婆是我娘,爷是南门张大伯。
https://shici.929r.com/shici/ijPaCdhF7c.html
子静野鹿性,萧散逃絷鞿。
倚诗以为田,曾弗忧年饥。
诗肠有馀积,诗貌无多肥。
朝吟暮亦吟,吐屑常霏霏。
糟粕三百篇,自能发天机。
两脚走黄土,颇若知音稀。
多时不相逢,念尔魂梦飞。
何当抱诗来,共食山中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