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惠山·其三》
《游惠山·其三》全文
宋 / 蒋之美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维舟上重巘,景物近斜晖。

流水连珠落,残花碎锦飞。

白云随步武,香鸟傍轩扉。

拂井松倾盖,缘崖藓上衣。

池光清可鉴,竹色翠成围。

更接高僧话,林梢带月归。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惠山时所见的自然美景与内心感受,充满了宁静与和谐的气息。

首联“维舟上重巘,景物近斜晖”,开篇即以动态之舟引入,随后诗人登高远眺,夕阳余晖映照下的景色显得格外迷人。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向往。

颔联“流水连珠落,残花碎锦飞”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流动的溪水比作串串珍珠,飘落的花瓣则如斑斓的锦缎在空中飞舞,形象地描绘了春末夏初时节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又蕴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细腻感知和赞美之情。

颈联“白云随步武,香鸟傍轩扉”进一步深化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白云仿佛跟随诗人的脚步,香鸟围绕着门扉,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与世无争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尾联“拂井松倾盖,缘崖藓上衣”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拂过井边的松树似乎在倾诉,攀缘崖壁的青苔如同穿上了一件绿色的外衣,这些生动的场景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厚情感。

最后两联“池光清可鉴,竹色翠成围”描绘了池塘清澈的水面如同明镜,倒映着四周翠绿的竹林,形成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画面。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平静与和谐状态的象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游历惠山时所感受到的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蒋之美
朝代:宋

蒋之美,毗陵(今江苏常州)人。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事见《咸淳毗陵志》卷一一。今录诗三首。
猜你喜欢

减字木兰花·其八

澄神静虑。□□□□□□□。□□□□。

□□□花水满池。无中养□。□□□□□□□。

□□凡胎。五彩云生鹤驾来。

(0)

满江红.题画寿总宪龚芝麓.白门感旧

松栝淩寒,挂钟阜、玉龙千尺。

记那日、永嘉南渡,蒋陵萧瑟。

群帝翱翔骑白凤,江山缟素觚棱碧。

躧麻鞋、血泪洒冰天,新亭客。云雾锁,台城戟。

风雨送,昭丘柏。把梁园宋寝,烧残赤壁。

破衲重游山寺冷,天边万点寒鸦黑。

羡渔翁、沽酒一蓑归,扁舟笛。

(0)

菩萨蛮.野景.闺词

谢家池馆桐花甃。画屏曲屈翘红袖。

欲剪凤凰衫,青虫摇羽簪。

一枝双豆蔻,浅立东风瘦。

春思远于山,眉痕凡几弯。

(0)

赠何檗樵年兄赍表入贺二首。名孟伦·其二

淑景开元旦,祥光护玉宸。

陛墀千丈晓,海宇万年春。

旧爱惟金鉴,孤忠有棘臣。

炉烟回合处,喜气正鲜新。

(0)

临江仙.与子端过旗亭,寄六禾江上

一自彩云归去后,碧城相望销凝。

冷烟寒食小旗亭。良辰美景,依约有平生。

正是风花如梦里,王郎绝句知名。

双鬟未必眼常青。且休怀旧,怀旧不胜情。

(0)

应天长.萧寺岁暮,逢洞箫客

妆梅梦靥,流水步尘,黄昏梵宇深寂。

又是染霜奁月,微微变林色。残年事,萧寺客。

念过此、迅如烟驿。暮云外、一笑相逢,竟认头白。

憔悴共天涯,往事旗亭,寻常付陈迹。

几度意销魂断,平居睇乡国。伤歌泪,痕暗藉。

更万感、尽非畴昔。俊游远,扑面风花,还记今夕。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