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序惊残漏,暌携怅此晨。
平原曾十日,河朔更三旬。
积雨留淮骑,飞霞度海人。
书传二仙媛,为扫石床尘。
节序惊残漏,暌携怅此晨。
平原曾十日,河朔更三旬。
积雨留淮骑,飞霞度海人。
书传二仙媛,为扫石床尘。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的《稚升席上再与永叔言别》。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感慨与不舍之情。
首联“节序惊残漏,暌携怅此晨”,诗人感叹时光流逝之快,仿佛一夜之间,友人就要离别,心中满是离别的愁绪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颔联“平原曾十日,河朔更三旬”,通过回忆与友人在不同地方相聚的时光,强调了友情的深厚与珍贵。平原十日,河朔三旬,这些数字不仅记录了相聚的时间长度,也蕴含着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颈联“积雨留淮骑,飞霞度海人”,描绘了分别时的情景。积雨中的淮河边,留下的是友人的身影;而飞霞映照下的海上,友人即将远行。这两句以自然景象衬托离别的情绪,既展现了分别的壮阔,又蕴含了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
尾联“书传二仙媛,为扫石床尘”,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能通过书信保持联系,同时也暗示了诗人愿意在友人归来时,清扫石床,准备迎接。这一细节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重逢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描绘,以及对友情的深刻感悟,展现了离别之痛和对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