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云未敛香蝉,斜倚枕屏前。
分明昨夜,依稀往事,院后廊边。
下了红帘擎翠鉴,悄不觉,笑靥微圆。
濛濛脉脉,如尘似影,记也难全。
湿云未敛香蝉,斜倚枕屏前。
分明昨夜,依稀往事,院后廊边。
下了红帘擎翠鉴,悄不觉,笑靥微圆。
濛濛脉脉,如尘似影,记也难全。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对往昔梦境的回忆与怀念。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深情的氛围。
“湿云未敛香蝉”,开篇即以湿云未散、香蝉低吟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环境,暗示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湿云象征着情感的缠绵与未尽,香蝉则以其特有的声音,增添了几分哀愁与思念。
“斜倚枕屏前”,女子的姿态描绘得十分生动,她斜靠在屏风前,这一动作不仅展现了她的慵懒与闲适,更透露出她内心的思绪万千,难以平静。
“分明昨夜,依稀往事,院后廊边”,这几句通过时间与空间的转换,将读者带入到一个特定的场景中,仿佛能感受到女子对过去某个夜晚的回忆,以及那段往事在她心中留下的痕迹。
“下了红帘擎翠鉴”,红帘的放下与翠镜的举起,形成鲜明对比,一方面表现了女子内心的封闭与自我保护,另一方面也暗示了她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向往。
“悄不觉,笑靥微圆”,在不经意间,女子的笑容悄然绽放,这不仅是对美好记忆的回味,也是内心深处情感的自然流露,虽是微小,却足以触动人心。
“濛濛脉脉,如尘似影,记也难全”,最后两句以模糊不清的景象收尾,既是对过往记忆的模糊处理,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难以完全捕捉与保留的感慨。濛濛脉脉的描述,仿佛是女子心中情感的流淌,如同尘埃与光影,虽轻盈却难以把握。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细节的精心刻画,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与回忆的世界,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主人公对过去时光的深深怀念与不舍。
南阳老人汉郎官,七十面如红玉盘。
家近浮丘丈人馆,御女早得轩皇丹。
二月罗浮大蝴蝶,纷纷出茧食花叶。
山人言是小凤凰,五色之鸟为臣妾。
有似君家诸小郎,三岁四岁初扶床。
琳琅尽是天庙器,神仙之雏不可当。
君今垂老多欢乐,左鬓会应生肉角。
著书已当内外篇,采药还期南北岳。
从来大道贵传人,长生有术予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