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半云雨,天气杂暄寒。
野兴宜独往,春愁无定端。
鸟声来静听,柳色入遥看。
却谢芳樽酒,悠悠谁与欢。
南山半云雨,天气杂暄寒。
野兴宜独往,春愁无定端。
鸟声来静听,柳色入遥看。
却谢芳樽酒,悠悠谁与欢。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漫步于山间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内心的孤独与愁绪。
首句“南山半云雨,天气杂暄寒”以南山为背景,描绘了云雨交织的景象,天气时而温暖,时而寒冷,营造出一种变幻莫测的氛围。这不仅反映了自然界的多变,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情感的复杂与不稳定性。
接着,“野兴宜独往,春愁无定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认为在野外散步是最佳的消遣方式。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愁绪,这种愁绪无法找到确切的原因,似乎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难以捉摸。
“鸟声来静听,柳色入遥看”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致观察与欣赏。他静静地聆听鸟鸣,感受自然的声音之美;远眺柳树,欣赏其随风摇曳的绿意。这些细节描绘,不仅丰富了画面感,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感知和审美情趣。
最后,“却谢芳樽酒,悠悠谁与欢”表达了诗人面对内心孤独与愁绪时的无奈与感慨。他放弃了借酒浇愁的传统方式,因为在这片宁静的自然之中,似乎找不到可以分享这份孤独与愁绪的伴侣。这句诗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内心孤独的反思,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心灵寄托的渴望,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