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司马季若知郡·其三》
《挽司马季若知郡·其三》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越绝枌榆社,吴陵松竹间。

相亲逾骨肉,海见豁心颜。

契阔今生死,萧条旧往还。

春风数行泪,吹度镜湖山。

(0)
注释
枌榆社:古代祭祀土神的地方。
吴陵:吴地的陵墓或山陵。
松竹:常用来象征坚韧和高洁。
相亲逾骨肉:情感亲密超过亲人。
豁心颜:心情开朗,面带笑容。
契阔:久别重逢,情深意长。
萧条:冷清,寂寞。
镜湖山:可能指镜湖边的山,镜湖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湖泊名。
翻译
穿越了古老的枌榆社,来到了吴陵的松竹丛中。
这里的情感深厚超过亲人,见到美景使人心胸开阔。
如今重逢如同生死相交,往昔的孤独与寂寞已成过往。
春风中洒下几行泪水,随风飘过镜湖的山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的作品,名为《挽司马季若知郡(其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故人的深情厚谊和不舍昼夜。

“越绝枌榆社,吴陵松竹间。”开篇便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枌榆社”和“吴陵松竹”,诗人以景物烘托出友情的浓厚。枌榆之会,源自古代越国的故事,是忠诚和守节的象征,而吴陵则是司马相如曾居住的地方,这里被用来指代朋友之间的情谊。

“相亲逾骨肉,海见豁心颜。”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这种情感超越了血肉之亲,甚至到了可以穿透海洋、洞察对方内心的程度。这里的“海”不仅是空间距离的象征,也代表着深邃和广阔。

“契阔今生死,萧条旧往还。”诗人感叹友情之珍贵,如同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即使在现实生活中的分别也无法割舍。"契阔"指的是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而"萧条"则形容了时间流逝、往事如烟,表达了一种怀旧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眷恋。

“春风数行泪,吹度镜湖山。”在这里,诗人用春风来比喻自己的悲伤之情,而“数行泪”则是内心深处无法抑制的哀愁。"镜湖山"可能是对美好景致的一种理想化表达,也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清澈和宁静。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意象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无限眷恋和不舍,以及面对离别时的悲伤与怀旧。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雨雪闭关子野公明仲祥载酒远慰晚以诗见寄和答·其二

深雪没履寒彻绵,谁子扣门四诗仙。

袖中黄绢齑臼辞,涂抹既醉凫鹥篇。

我非不纳学泄柳,政尔欲眠如孝先。

忘形尔汝子勿怪,坦率从来六十年。

(0)

村中语

吴侬曾在山村住,听得村中老人语。

六月祈雨不祈晴,十月祈晴不祈雨。

今年三伏雨水多,官吏祈晴救禾黍。

祈晴得晴虽可喜,农夫车水方劳苦。

汗流如浆面如铁,但要田乾那畏暑。

黑云一片来何忙,心怕雨作身愿凉。

安得长风为吹散,乍可赤体当秋阳。

东桥西桥日荒荒,南圩北圩水茫茫。

中熟下熟亦足饱,尽胜淮头争捕蝗。

(0)

挽高宗皇帝章四首·其一

大业高千古,斯文炳六经。

无刑深帝泽,不战寿生灵。

神圣非殂落,乾坤有晦冥。

难名是天德,刻画谩丹青。

(0)

清明前有远役呈野渡

月集相期在后旬,料应主席不寒盟。

方思北陆催行色,又为东风问客程。

鼓楫欲随芳草去,传杯须待绿阴成。

姑苏城外春光老,还许同舟载友生。

(0)

游宝林寺

野寺无人到,春风扫落花。

重寻旧游处,泉石绕烟霞。

(0)

淳熙三年发皇后册宝十三首·其三

刻简以珉,铸宝以金。持节伊谁,时惟四邻。

自我文德,达之穆清。委蛇委蛇,往迄于成。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