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遇十八首·其十八》
《感遇十八首·其十八》全文
明 / 陈子升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炎汉昔中圮,伤哉巨滔天。

浸淫及缙绅,冠履纷倒颠。

诗书附瞋目,舆隶高比肩。

逐臭沧海畔,攫金都市前。

何意鹓与鸾,化为鹰与鹯。

平生九鼎重,蜕弃如蛇蝉。

遂满抢攘气,宁馀仁义田。

空令独行士,愁望盈荒烟。

濯濯严光濑,垂竿方洒然。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感遇十八首(其十八)》,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子升所作。诗中描绘了社会风气的败坏,以及道德沦丧的景象。

诗的开篇“炎汉昔中圮,伤哉巨滔天”,以历史上的汉朝衰败为背景,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切忧虑。接着,“浸淫及缙绅,冠履纷倒颠”描述了权贵阶层的道德堕落,比喻为冠履颠倒,象征着社会秩序的混乱。

“诗书附瞋目,舆隶高比肩”则揭示了知识与权力的错位,知识分子与普通民众地位的颠倒,反映了社会不公。接下来的“逐臭沧海畔,攫金都市前”进一步描绘了人们追逐物质利益,不顾道德的行为。

“何意鹓与鸾,化为鹰与鹯”运用比喻手法,将原本高贵的鹓和鸾(古代传说中的神鸟)比作恶鸟鹰鹯,形象地展示了道德沦丧的社会现象。而“平生九鼎重,蜕弃如蛇蝉”则表达了对传统价值观被抛弃的感慨,如同九鼎这样的珍贵物品被轻易丢弃,如同蝉蜕一般。

最后,“遂满抢攘气,宁馀仁义田”指出社会充斥着争斗与混乱,仁义之地已无存留之处。而“空令独行士,愁望盈荒烟”则表达了对坚守道德的孤独者的同情,他们面对的是满眼的荒凉与绝望。

“濯濯严光濑,垂竿方洒然”则是以严光(东汉隐士)在濑上垂钓为喻,象征着在污浊的社会中,仍有人选择坚守自我,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深刻揭示了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社会道德沦丧、价值观念混乱的现实,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忧虑和对道德回归的渴望。

作者介绍

陈子升
朝代:明

(1614—1673)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猜你喜欢

守默·其二

哲人守枢机,所慎在祸门。

存心坚玉钥,内顾乃静专。

金人垂往训,白圭有遗编。

三复谅不忘,令名当与全。

(0)

步虚词·其一

东华青阳君,授我宝篆文。

六角粲星芒,读之了不分。

谓之蕊珠篇,玉检得空云。

持此可度世,出入齐化钧。

再拜服至言,归来嗽芳芬。

火粒一排弃,永此偕仙真。

(0)

过芝塘将谒马字昌断冈道中二首·其二

雪随风力乱飞扬,道上行人冻欲僵。

却笑老奴如便了,鼻随清涕尺馀长。

(0)

别沈克懋

十载西斋瞬息过,不堪双鬓已成皤。

每惊春雁添归兴,常见秋风发棹歌。

久客何君知我厚,暂违怜我望君多。

匆匆莫讶轻分手,争柰娄云入梦何。

(0)

题朱舍人画南轩放鹤轩壁墨竹

郎官归自丝纶阁,醉向高堂写林薄。

修篁挺挺石苍苍,细雨濛濛烟漠漠。

坐令咫尺见千里,信尔胸中有丘壑。

南野老人真好奇,举酒属客要题诗。

座中英彦六七辈,文彩照耀光陆离。

文雄画妙两绝作,悦目洗心良可乐。

吁嗟老我驽钝姿,浪迹江湖久沦落。

迩来谬据西斋裀,知己岁寒欣有托。

清风明月幸平分,时得吟观伴孤鹤。

(0)

石日晷歌

它山之石玉可攻,嶙峋凿破精磨砻。

干支参错定南北,髣髴辰极居其中。

形如倚盖奠鳌足,圆若璧月当青空。

周遭百刻分昼夜,毫釐不差理莫穷。

昆虫草木识节序,孰谓造化无全功。

昔闻姬公宅洛邑,度地测景分西东。

短长已足辨寒暑,朝夕更可期阴风。

我言物固各有遇,片石亦得奇遭逢。

万牛舆至九鼎重,圣恩已许留辟雍。

璿玑玉衡屹相向,占候彼此将无同。

学如不及有谟训,寸阴莫遣成匆匆。

琼台珠露尚厌浥,朝阳已映扶桑红。

国子先生正师席,衣冠济济皆儒宗。

謇予桑榆尚未晚,不用顾影嗟转蓬。

一线频添足自慰,八砖影过成疏慵。

鳣堂绛帐深重重,从容退食方自公。

摩挲晷刻日将午,更以经史开群蒙。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