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石日晷歌》
《石日晷歌》全文
明 / 龚敩   形式: 古风

它山之石玉可攻,嶙峋凿破精磨砻。

干支参错定南北,髣髴辰极居其中。

形如倚盖奠鳌足,圆若璧月当青空。

周遭百刻分昼夜,毫釐不差理莫穷。

昆虫草木识节序,孰谓造化无全功。

昔闻姬公宅洛邑,度地测景分西东。

短长已足辨寒暑,朝夕更可期阴风。

我言物固各有遇,片石亦得奇遭逢。

万牛舆至九鼎重,圣恩已许留辟雍。

璿玑玉衡屹相向,占候彼此将无同。

学如不及有谟训,寸阴莫遣成匆匆。

琼台珠露尚厌浥,朝阳已映扶桑红。

国子先生正师席,衣冠济济皆儒宗。

謇予桑榆尚未晚,不用顾影嗟转蓬。

一线频添足自慰,八砖影过成疏慵。

鳣堂绛帐深重重,从容退食方自公。

摩挲晷刻日将午,更以经史开群蒙。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龚敩的《石日晷歌》描绘了一种古老的天文仪器——石日晷。诗中通过比喻和叙述,赞美了日晷的精密构造和功能。"它山之石玉可攻",形象地描述了日晷石质的坚硬与精细打磨;"干支参错定南北,髣髴辰极居其中",展现了日晷利用太阳光影划分时间、指示方向的特点;"形如倚盖奠鳌足,圆若璧月当青空",则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日晷的形状和运行轨迹。

诗人进一步强调了日晷在古代生活中的实用价值,如观察季节变化、辨别寒暑阴晴,甚至用于教育,如"国子先生正师席",体现了其文化意义。最后,诗人以自我激励的方式,表达了对时光的珍视和对学习的执着,"一线频添足自慰,八砖影过成疏慵",提醒人们要充分利用光阴,不断充实自己。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既展示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智慧利用,也寓含了对知识追求的哲理思考。

作者介绍

龚敩
朝代:明

明江西铅山人。洪武时以明经分教广信,以荐入为四辅官,未几致仕。复起为国子司业,历祭酒。坐放诸生假不奏闻,免。有《鹅湖集》、《经野类钞》。
猜你喜欢

支硎山十二咏·其三石室

寒逼禅僧定,凉醒醉客眠。

户枢从不蠹,岁月任推迁。

(0)

柳枝词五首·其三

驿路溪桥野店傍,几株摇曳复遮藏。

年来频为行人折,无复柔条似旧长。

(0)

天顺元年六月初十日上章告老未允十一日又请十三日又请至二十一日蒙允出京师舟中赋七首·其五

早曾拜疏乞归田,羁绊虚名又几年。

道德愈难期往哲,事功无复望时贤。

宦情似水年来淡,乡思如旌日自悬。

老病放还蒙帝力,不知何以答皇天。

(0)

天顺元年六月初十日上章告老未允十一日又请十三日又请至二十一日蒙允出京师舟中赋七首·其二

病怀久与世相违,疏乞归田诏许归。

辞阙犹沾光禄酒,束装还有尚方衣。

两京水陆寻征路,三晋山河想旧扉。

金马玉堂回首处,青霄唯见五云飞。

(0)

戏作游仙·其三

银屏金屋瑶作台,化人宫殿中天开。

东见蓬莱水清浅,西去几复青鸟来。

云锦之裳文五色,倬彼云汉凌昭回。

下视九域一毫芒,何异蠛蠓飞尘垓。

(0)

挽萧御史

共惜西江老豸冠,白云乘去不知还。

穗帷夜捲霜风冷,华屋秋扃晓月寒。

遗迹定应归太史,荣名长是在人间。

明时有子登三事,永感终天泪不乾。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