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应天寺壁》
《书应天寺壁》全文
宋 / 张伯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城郭锁山林,自无尘土侵。

一峰来海上,高塔起天心。

世路有盈缩,灵泉无浅深。

使君今老矣,閒处得閒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ūyìngtiān
sòng / zhāngbǎi

chéngguōsuǒshānlínchénqīn

fēngláihǎishànggāotiānxīn

shìyǒuyíngsuōlíngquánqiǎnshēn

使shǐjūnjīnlǎoxiánchùxiányín

翻译
城市和山林被山峦环绕,自然没有尘土侵扰。
一座山峰从海上升起,高塔耸立在天空中央。
世间道路时宽时窄,而神灵之泉深不可测。
如今我已年迈,闲居之处得以悠闲吟咏。
注释
城郭:城市。
锁:环绕。
山林:山林地区。
尘土:尘埃。
一峰:一座山峰。
海上:海面。
高塔:高大的塔。
天心:天空中央。
世路:人世间的道路。
盈缩:宽窄变化。
灵泉:神圣的泉水。
浅深:深浅。
使君:对官员的尊称,此处指诗人自己。
老矣:已经老了。
閒处:闲居之处。
閒吟:悠闲地吟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开篇“城郭锁山林,自无尘土侵”表明诗人所处之地已与世俗隔绝,无需担忧尘世的污染。接着,“一峰来海上,高塔起天心”则形象地展现了一种向往和追求,高塔屹立,直指苍穹,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清净与向上的精神力量。

“世路有盈缩,灵泉无浅深”这一句,则通过对比世间事物的盛衰变化与自然之水的恒久不变,表达了诗人对于永恒与真实的追求和信仰。最后,“使君今老矣,閒处得閒吟”则是诗人自我安慰之语,虽年岁已高,但仍能在闲静之地找到心灵的寄托,继续吟咏着生命中的诗意。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深邃,意境悠远,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自足。

作者介绍

张伯玉
朝代:宋

建州建安人,字公达。第进士。尝为苏州郡从事。仁宗嘉祐中为御史,出知太平府,后为司封郎中。工诗善饮,时号张百杯,又曰张百篇。有《蓬莱集》。
猜你喜欢

题朝阳亭

晖晖朝阳亭,亭前钟阜青。

岩阴尚积雪,光彩浮初晴。

亭下清溪水,滑流新泮冰。

双凫知随阳,亦逐流澌行。

亭中贤主人,快此景物清。

开门延客入,掬雪当泉烹。

凌蹙淮水涨,修鳞烂银瓶。

更酌秦淮春,配此玉豉羹。

了无一物俗,表里俱蓬瀛。

宇宙有佳致,心清境乃并。

甚爱主人贤,澹然遗世营。

不言饮人和,恂恂发天诚。

清处亦绝奇,亭亭秋露茎。

胸中足丘壑,城头亦林坰。

不与风月期,结屋谩茅菁。

却惭最下客,形秽识不灵。

宿怀幽深趣,侵寻尘坌撄。

一官冷于铁,痴坐如冻蝇。

唤来俎豆问,不知梅已英。

清赏可无传,陋语恐难徵。

春风送鹏程,眷言寻此盟。

(0)

听崇德君鼓琴

月明江静寂寥中,大家敛袂抚孤桐。

古人已矣古乐在,彷佛雅颂之遗风。

妙手不易得,善听良独难。

犹如优昙华,时一出世间。

两忘琴意与己意,乃似不著十指弹。

禅心默默三渊静,幽谷清风淡相应。

丝声谁道不如竹,我已忘言得真性。

罢琴窗外月沈江,万籁俱空七弦定。

(0)

短韵奉乞腊梅

卧云庄上残花笑,香似早梅开不迟。

浅色春衫弄风日,遣来当为作新诗。

(0)

五月二十夜梦尹师鲁

昨夕梦师鲁,相对如平生。

及觉语未终,恨恨伤我情。

去年闻子丧,旅寄谁能迎。

家贫儿女幼,迢递洛阳城。

何当置之归,西望泪缘缨。

(0)

次韵晦父喜雨诗

何处鸣鸠只好音,谁家孝妇有冤心。

古来禋祀关仍叔,今日兵饥忆华歆。

王制不堪乖用仂,春秋从此却书霖。

君诗好似灵湫水,清绝无人测浅深。

(0)

访诸葛鍊师不遇

青铜留着布囊中,去谒人间小卧龙。

久欲共君谋一醉,有钱却又不相逢。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