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力穷时眼力通,层梯倚石上天聪。
世间无限惟顽石,独此中间透外空。
脚力穷时眼力通,层梯倚石上天聪。
世间无限惟顽石,独此中间透外空。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深的山洞景象,通过对比和借代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与生命之悟的独特感受。
“脚力穷时眼力通”一句,以形象的语言描写了登临绝境时身体的极限与心灵的豁然开朗。山路崎岖,步履艰难,但当攀爬至顶,视野突然开阔,宛如心灵也随之解脱。
“层梯倚石上天聪”一句,则通过对山洞结构的描绘,突出了自然景观与人工建筑的和谐共生。天聪洞不仅是自然奇观,也承载着人类对于美好事物的探索与崇拜。
“世间无限惟顽石”一句,以哲理的口吻指出,世间万象纷扰,但唯有那顽固不变的岩石,如同时间的见证。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永恒之物的向往和敬畏。
“独此中间透外空”一句,则揭示了山洞的神秘与开阔,洞穴虽在岩石之中,却能通向另一番广阔天地。这里的“透”字,用得妙之又妙,既形象地描绘了光线穿透山洞,又隐喻着心灵的超越和解脱。
整首诗通过对山洞景观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深邃内涵的感悟,以及人类精神追求永恒与自由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