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解即觉寺事欲处以侍寮栖贤人至始知其行乞江北感而怀之作诗四首·其三》
《解即觉寺事欲处以侍寮栖贤人至始知其行乞江北感而怀之作诗四首·其三》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

近有调心法,随缘一味憨。

肝肠惟自笑,面目向人惭。

夏雨将秋气,朝云起暮庵。

斯文还后死,荣落不成谈。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外界的态度。首句“近有调心法,随缘一味憨”表明了他通过修炼调整内心,追求一种随遇而安、淳朴自然的生活态度。接着,“肝肠惟自笑,面目向人惭”两句,通过对比自我内心的坦然与对外表现的羞愧,展现了僧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夏雨将秋气,朝云起暮庵”描绘了自然界的季节更替,夏雨预示着秋天的到来,朝云在傍晚时分聚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这不仅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僧人的深思。

最后,“斯文还后死,荣落不成谈”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以及对人生荣辱得失的淡然态度。斯文,既指文化传统,也暗含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后死,则是对生命有限的深刻认识;荣落,象征人生的起伏变化,但最终都被看作是无法言说的体验。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自然景象的融合,展现了僧人对生命、自然和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送何数峰之辉县·其二

行抛市上荆高去,去访山阳嵇阮游。

笑我因人常苦热,羡君别路正迎秋。

台空啸落千年响,地古泉争百道流。

莫为登临忘回辙,有人凝睇凤城头。

(0)

将之京师杂别·其四

说著因人意转慵,沙痕到处印泥踪。

原曾好客依都遍,邹季论交别更浓。

浪许词场夸姓氏,要将人海荡心胸。

不妨面似先生黑,上帝何曾杀黑龙。

(0)

重九后十日醉中次钱企卢韵赠别·其四

无端被酒复沾襟,秋气偏伤壮士心。

几见拖肠真有鼠,谁于焦尾更名琴。

经霜路草难承屐,冒雨篱花不满簪。

同记尊前萧瑟意,旧游魂梦好追寻。

(0)

金鼓洞

只激风泉韵,何来金鼓名。

泥难缝地裂,石忽使天惊。

断脉迎人气,虚中学语声。

幽潭睡何物,时有怪云生。

(0)

赠别沈子孟·其一

秋气渐摇落,吾徒合放歌。

但看君意得,始觉我言多。

曲以无弦韵,颜常不醉酡。

自知闻道浅,慰我欲如何。

(0)

夜从慈光寺步至茅蓬庵再浴汤泉

群峭森积甃,古壁暗光射。

耳受万瀑声,神清不离舍。

披衣踏岭行,磴滑絮云藉。

阴茜逗全墨,塥塞罗万讶。

佛灯引半岩,老僧远相迓。

屋后泉气蒸,再沐及清夜。

暖触瀵仰甔,腻扪乳滴罅。

痹痼去无剩,酷馥嗅非乍。

振衣崖千寻,骨冷待烟化。

亮无云中人,及此整风驾。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