抡魁三岁届,返跸九重临。
憩息登崇址,㣶徊抚古林。
澄怀寄云水,生意畅鱼禽。
北会馀金殿,南薰验舜琴。
雨时山早翠,日永树移阴。
敢懈祈年志,忧勤与日深。
抡魁三岁届,返跸九重临。
憩息登崇址,㣶徊抚古林。
澄怀寄云水,生意畅鱼禽。
北会馀金殿,南薰验舜琴。
雨时山早翠,日永树移阴。
敢懈祈年志,忧勤与日深。
这首诗描绘了仲夏时节,皇帝亲临承光殿的场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和历史典故,展现了皇家的宏大气象与深沉的治国理念。
首联“抡魁三岁届,返跸九重临”,开篇即点明了时间与地点,以“抡魁”喻指选拔人才的盛大活动,“三岁届”暗示了这一过程的持续与耐心,“返跸九重临”则描绘了皇帝亲临的庄重与威严。“憩息登崇址,徘徊抚古林”,进一步展现了皇帝在承光殿内巡视的情景,通过“憩息”、“登崇址”、“徘徊”、“抚古林”的动作,表现了对历史的尊重与对自然的亲近。
颔联“澄怀寄云水,生意畅鱼禽”,诗人以“澄怀”表达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将思绪寄托于云水之间,寓意着心灵的自由与宽广。同时,“生意畅鱼禽”则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鱼儿在水中游弋,禽鸟在林间飞翔,体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生命的活力。
颈联“北会馀金殿,南薰验舜琴”,这里运用了两个历史典故。北会金殿可能指的是古代帝王举行重要仪式的地方,而“南薰验舜琴”则源自《史记》中的故事,舜帝弹奏琴曲,以音乐感化民众,象征着君主的仁德与教化之功。这两句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表达了对古代圣贤治国理念的追慕与向往。
尾联“雨时山早翠,日永树移阴”,描绘了自然界的动态变化,雨后山色更加青翠,阳光下树木的影子逐渐移动,既展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也隐含了时间流逝的哲理。最后,“敢懈祈年志,忧勤与日深”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繁荣、人民福祉的深切忧虑与不懈追求,体现了作为帝王的责任与担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展现了皇帝对国家治理的深思熟虑与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和谐与人文精神的赞美。
无儿晚读书,得之两河场。
何待少陵诗,闪闪已生光。
深山秀兰芽,无人方自香。
未央锁千门,可知曼修廊。
俯仰要自得,牺樽浪青黄。
恶木热亦荫,盗泉渴须尝。
果能夺固有,利害置两傍。
匪我亦匪人,用托宁见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