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还只履已多年,一派曹溪有正传。
涌出上方为宝所,飞来小朵落青天。
献珠龙去长听法,合掌狐来或问禅。
麈尾暂停云外锡,袈裟又上月中船。
松华饼试清明后,石鼎茶分谷雨前。
无计可留支遁马,有诗须寄薛涛笺。
西还只履已多年,一派曹溪有正传。
涌出上方为宝所,飞来小朵落青天。
献珠龙去长听法,合掌狐来或问禅。
麈尾暂停云外锡,袈裟又上月中船。
松华饼试清明后,石鼎茶分谷雨前。
无计可留支遁马,有诗须寄薛涛笺。
这首诗描绘了对一位禅师离别时的深情与敬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象和佛教元素,如“曹溪”、“宝所”、“青天”、“龙”、“狐”、“麈尾”、“云外锡”、“袈裟”、“松华饼”、“石鼎茶”等,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宁静祥和的氛围。
首联“西还只履已多年,一派曹溪有正传。”以“只履”暗喻禅师的离去,同时提到“曹溪”,点明其传承自佛教禅宗的正宗脉络,暗示禅师的离去虽是个人的,但其精神和教义将永存。
颔联“涌出上方为宝所,飞来小朵落青天。”通过“宝所”和“小朵落青天”的形象,展现了禅师离去后留下的精神财富和深远影响,仿佛他的离去并未真正离开,而是以另一种形式继续存在。
颈联“献珠龙去长听法,合掌狐来或问禅。”以“龙”和“狐”分别象征智慧与好奇,描绘了人们在禅师离去后仍不断寻求智慧和真理的情景,体现了禅师对众生的影响力。
尾联“麈尾暂停云外锡,袈裟又上月中船。”通过“麈尾”和“云外锡”的停顿,以及“袈裟”再次穿上“月中船”,表达了禅师虽然离去,但其精神和教导仍在继续传播,如同月光般照亮前行的道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禅师离去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禅宗精神的深刻感悟,展现了对禅师的崇高敬仰和对其精神遗产的珍视。
不知今夕何年,飞来五老峰头月。
清辉无限,殷勤回照,岁寒苍雪。
写入宫商,铺成纨素,尽情夸说。
倚胡床老矣,若为消得,除却是,杯中物。
自笑平生长客,正沉思、故林幽樾。
儿童惊走,龙鸾杂遝,两山排闼。
风雨萧萧,冰霜耿耿,相看高节。
问此君学和,龙吟水底,几时成阕。
碧云深处遥天暮,经年雁书沉影。
雨散梅魂,风醒草梦,还见春回乡井。花明柳暝。
念贾箧香空,谢池诗冷。
流水斜阳,旧家那是旧风景。
怀思横泖雅趣,故人吟啸里,得意酬领。
谱缀台城,缄传茜水,肯把俊游重省。凭高倚迥。
纵老兴犹浓,不堪驰骋。隔断相思,浦潮波万顷。
驴背驮诗,鸱夷盛酒,晓踏苏堤残雪。
露阙云门,璇阶玉宇,照耀日华光洁。
见说孤山,犹存老树,清兴一时超越。
画船归、更有渔舟,此景顿成奇绝。
还四顾、表里通明,高低一色,尘土不容毫发。
却忆韩郎,花开顷刻,谁得染根仙诀。
雪后园林,天开图画,眼界迥然俱别。
待黄昏、约取林逋,湖上朗吟香月。
青山缭神京,佳气溢芳甸。
林亭去天咫,万状争自献。
年多嘉木合,春晚馀花殿。
雕阑留戏蝶,藻井语娇燕。
退食鸣玉珂,友于此终宴。
钟鼓乐清时,衣冠集群彦。
朝市尘得侵,图书味芳远。
纷华虽在眼,道胜安用战。
初心良已遂,雅志由此见。
何事江海人,山林未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