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五更·其三》
《五更·其三》全文
宋 / 仇远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宥]韵

山寺钟未鸣,城楼角已奏。

角声正可听,攲枕续残漏。

(0)
翻译
山中的寺庙钟声还未响起,城楼上的号角却已吹响。
那号角声此刻正适合聆听,我斜倚枕头,倾听漏壶滴水声,仿佛在延续夜晚的残余时光。
注释
山寺:指代远离城市的寂静寺庙。
钟未鸣:寺庙的钟声尚未敲响。
城楼角:城楼上的角楼,通常用于传递信号或报时。
奏:发出声音。
角声:号角的声音。
正可听:恰好适宜聆听。
攲枕:斜倚着枕头。
续:继续。
残漏:漏壶中剩余的点滴时间,此处指深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夜的宁静与孤寂,通过对寺钟和城楼角声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在凌晨时分的感受。"山寺钟未鸣,城楼角已奏"一句,表明时间已经很晚,寺庙中的钟尚未敲响,而城市中守卫的角声却已经开始奏起,这是夜晚的一种信号,也预示着新的一更时刻即将到来。

"角声正可听,攲枕续残漏"这两句,则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进一步渲染了夜的氛围。"角声正可听"指的是角声清晰可闻,表明诗人处于一种静谧环境中,可以听到城楼上角声的回响。而"攲枕续残漏"则是说诗人半躺在枕头上,继续聆听那些余下的、零落的水滴声音,这里的"漏"指的是古代计时器中的滴水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声音的描写,传达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对夜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仇远
朝代:宋   字:仁近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247年~1326年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猜你喜欢

满江红.向外乞词谱

一卷金荃,抵多少、秋风红豆。

细领略、偷声减字,长吟短读。

铁拨铜琶君自唱,晓风残月吾还又。

共商量、小阁静焚香,闲消受。乌丝格,描来瘦。

蚕眠字,书来秀。悟无弦琴趣,筌蹄宁守。

愧我未工天上曲,向君聊乞花间奏。

待从今、珍重手循环,逾琼玖。

(0)

洞仙歌

珊珊琐骨,似碧城仙侣。一笑相逢淡忘语。

镇拈花倚竹,翠袖生寒,空谷里、相见个侬幽绪。

兰釭低照影,赌酒评诗,便唱江南断肠句。

一样扫眉才,偏我清狂,要消受、玉人心许。

正漠漠、烟波五湖春,待买个红船,载卿同去。

(0)

卖花声.闺情

瘦损病馀身。容易愁春。梅花喜见一枝新。

倚竹凌寒凝望久,意化闲云。罗扇掩歌唇。

听去含嗔。魂随飞絮落溪津。

看到青山山缺处,涌出冰轮。

(0)

鹧鹄天.暮春口占

仄仄轻寒褪袷衣。清和天气夏来时。

雨馀新绿连云暗,风过残红满院飞。

焚百和,理金徽。新词自咏送春归。

春驹不识韶华去,犹逐馀香飐粉衣。

(0)

沁园春.春望

望眼频揩,楼下晴波,波上斜阳。

看层层远岫,青分秀黛,茸茸芳草,绿蔓吟肠。

乱洒燕支,平铺锦绣,杏坞桃溪引兴长。

仙源渺,只渔舟竹笛,响破沧浪。东风舞困垂杨。

又飞絮、纷纷落野塘。

笑有心栖燕,空衔坠粉,多情戏蝶,枉惜馀香。

隙影难留,年华易换,谁共莺花老醉乡。

登临倦,把春光一片,写入诗囊。

(0)

摸鱼儿.夫子久客袁浦,赋此寄之

对闲庭、翠深春老,纱窗轻报寒暖。

天涯总有多情月,怎照个侬幽怨。云一片。

又耐听、潇潇细雨传更箭。画罗团扇。

且谩扑流萤,休寻舞蝶,只恐晚晴变。消疑处。

谁把珠帘半卷,愁痕惟许蕉见。

东风不解春无主,犹向碧荷零乱。人自远。

写尺素、遥遥那倩南来雁。银河隔岸。

问万里姮娥,可曾留影,照彻寸肠断。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