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洞畏仰视,峭石高于头。
暗步蹑滑径,晴昼忽夜幽。
石空泉愈响,澎湃水四流。
我友发狂兴,大笑声不休。
手掬一勺水,为我澄双眸。
洞外方畏暑,洞内疑清秋。
垣倾乱草荒,披拂登层丘。
石上更有池,天巧非人锼。
贾氏曾构园,盛事遗灵羞。
造化本无心,安用区薰莸。
我自出奇幻,人自恣冥搜。
入洞畏仰视,峭石高于头。
暗步蹑滑径,晴昼忽夜幽。
石空泉愈响,澎湃水四流。
我友发狂兴,大笑声不休。
手掬一勺水,为我澄双眸。
洞外方畏暑,洞内疑清秋。
垣倾乱草荒,披拂登层丘。
石上更有池,天巧非人锼。
贾氏曾构园,盛事遗灵羞。
造化本无心,安用区薰莸。
我自出奇幻,人自恣冥搜。
这首清代诗人顾仙根的《水乐洞》描绘了作者游历水乐洞的奇妙体验。首句“入洞畏仰视”展现了洞口之高峻,让人不禁抬头惊叹。接下来的“暗步蹑滑径,晴昼忽夜幽”描述了洞内的昏暗与变化,白天瞬间变得如同夜晚一般幽深。
“石空泉愈响,澎湃水四流”通过泉水的声音和流动,渲染了洞中的神秘与活力。诗人朋友在此时兴起,发出爽朗的大笑,显得十分欢快。“手掬一勺水,为我澄双眸”则体现了他们对清凉的渴望,以及水带来的心灵洗涤。
“洞外方畏暑,洞内疑清秋”对比了洞内外的气候差异,洞中仿佛带来了秋天般的凉爽。最后几句,“垣倾乱草荒,披拂登层丘”描绘了洞外环境的荒芜,而洞内却有如天然的园林,令人赞叹“天巧非人锼”。
诗人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贾氏曾在此建园,但如今只剩遗迹,感叹造化无心,人间功名皆如区区之薰莸。而他自己则在其中寻觅奇幻,享受探索的乐趣。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水乐洞的景致,以及诗人与友人的游历心境。
忆昔西征鬓未霜,拾遗陈迹吊微茫。
蜀江春水千帆落,禹庙空山百草香。
马影斜阳经剑阁,橹声清晓下瞿唐。
酒徒云散无消息,水榭凭栏泪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