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虽得死所,儿岂望生存。
忠孝古难并,于今萃一门。
父虽得死所,儿岂望生存。
忠孝古难并,于今萃一门。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同所作的《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中的第一四九首,题为“卞壸子”。诗的内容主要表达了对父亲卞壸忠诚尽忠而牺牲,儿子虽然渴望生存但深知忠孝难以两全的情感。诗中通过对比父子二人的命运,揭示了古代社会中忠孝观念的冲突和家庭悲剧。"父虽得死所"表达了父亲坚守道义,以身殉职的决心;"儿岂望生存"则流露出儿子对于生死的无奈和对生存的渴望,同时也体现出对父亲高尚品德的敬仰。整首诗情感深沉,体现了诗人对忠孝主题的深刻理解和感慨。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
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
急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
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御笔封题墨未乾,君恩重许拜金銮。
故乡若问登科事,便是当初老榜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