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栋临溪起,天光湛虚明。
宛转历危磴,凭高瞰前楹。
狮山矗千仞,树杪苍烟平。
我来宾与俱,相对畅幽情。
雄谈未及午,浊酒还共倾。
振衣一长啸,风捲海涛声。
飞栋临溪起,天光湛虚明。
宛转历危磴,凭高瞰前楹。
狮山矗千仞,树杪苍烟平。
我来宾与俱,相对畅幽情。
雄谈未及午,浊酒还共倾。
振衣一长啸,风捲海涛声。
这首诗描绘了玄英阁周围壮丽的自然景观和诗人与友人在此畅饮交谈的情景。首句“飞栋临溪起,天光湛虚明”以动态的视角展现了玄英阁的建筑特色,以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融合,天光清澈明亮,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开阔的氛围。接着,“宛转历危磴,凭高瞰前楹”描述了登阁的过程,通过“危磴”、“凭高”等词,突出了路径的险峻和登顶后的视野开阔,暗示了诗人的勇往直前的精神。
“狮山矗千仞,树杪苍烟平”则将视线转向远处,描绘了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山巅之上烟雾缭绕,与周围的树木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接下来,“我来宾与俱,相对畅幽情”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如此美景中相聚的喜悦和情感交流的深度,体现了友情的真挚与美好。
“雄谈未及午,浊酒还共倾”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热烈讨论直至午后,其间还共享了醇厚的美酒,进一步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对生活的热爱。最后,“振衣一长啸,风捲海涛声”以诗人振衣长啸的动作结束,不仅表现了他内心的豪迈与自由,也巧妙地将自然界的风声与海涛声融入其中,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玄英阁及其周边的自然风光,以及诗人与友人在此的欢聚场景,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
铁崖老人发毵毵,行年八十犹宜男。
琼华翠羽蛱蝶扇,柳枝桃叶芙蓉簪。
江山风月吾亦耽,日饮美酒能成酣。
散花天女绕左右,一朵一杯优钵昙。
天年得至九十九,赋诗应馀十万首。
年今六十紫髯长,先驻玉颜娱老母。
老母康侯王母同,受兹介福天长久。
春日春江春气翔,有客宛在水中央。
东村歌笑喧儿女,西岸雪艳逞梅香。
不知春色何处动,但闻春至绕春肠。
因启纱窗来晓望,飘飘兀自北风凉。
应为乾坤除枯萎,洒扫山川俟春光,从此窅冥开至阳。
太平年,景物昌。
清时朝野尽皇唐,普天之下乐无方。
虽为客,莫思乡。我生遭明盛,一日须千觞。
江头有酒莫辞醉,醉后歌讴有道长。
凤凰异凡鸟,所食惟其珍。
若非青琅玕,长喙不一伸。
君子味道德,足以腴其身。
嗟嗟凤凰食,宁贵五斗尘。
南海有耕叟,山林岸纶巾。
耕稼自食力,枉道宁徇人。
秋风南亩凉,我稼如云黄。
收来满厢庾,自足供徜徉。
击缶歌乌乌,瓮头秋酿香。
隔篱唤邻翁,相对累十觞。
俯仰宇宙间,其乐且无央。
问之何代人,无乃是羲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