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草上阶绿,禅房花木妍。
十年重到此,一榻尚依然。
鸟语过林滑,经声绕竹圆。
却怜尘网系,归棹寺门前。
新草上阶绿,禅房花木妍。
十年重到此,一榻尚依然。
鸟语过林滑,经声绕竹圆。
却怜尘网系,归棹寺门前。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造访一位名为御空上人的僧侣居所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新草上阶绿”以绿草映衬出环境的清新与生机,暗示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更迭。接着,“禅房花木妍”一句通过描绘禅房周围繁茂的花木,展现了静谧而充满生命力的氛围。
“十年重到此,一榻尚依然”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旧地重游的亲切感。尽管时间已经过去十年,但禅房内的一张榻依旧如故,这不仅体现了空间的恒定,也寄托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鸟语过林滑,经声绕竹圆”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画面。鸟儿的鸣叫在树林中回荡,显得格外悦耳;而诵经的声音则在竹林间回旋,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庄严。这两句通过声音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诗中的禅意与和谐之美。
最后,“却怜尘网系,归棹寺门前”表达了诗人对尘世束缚的感叹以及对清净生活的渴望。诗人似乎意识到自己被世俗的纷扰所束缚,渴望能够像归航的船只一样,回到心灵的港湾——寺庙门前,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禅宗生活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始见青云干律吕,俄逢瑞雪应阳春。
今日回看上林树,梅花柳絮一时新。
霜气入病骨,老人身生冰。
衰毛暗相刺,冷痛不可胜。
鷕鷕伸至明,强强揽所凭。
瘦坐形欲折,腹饥心将崩。
劝药左右愚,言语如见憎。
耸耳噎神开,始知功用能。
日中视馀疮,暗隙闻绳蝇。
彼嗅一何酷,此味半点凝。
潜毒尔无厌,馀生我堪矜。
冻飞幸不远,冬令反心惩。
出没各有时,寒热苦相凌。
仰谢调运翁,请命愿有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