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角飘香树,何曾解倩兮。
倚春和露瘦,闯晓待蟾低。
背俗高标致,从他浪品题。
若非林处士,冷面觑清溪。
屋角飘香树,何曾解倩兮。
倚春和露瘦,闯晓待蟾低。
背俗高标致,从他浪品题。
若非林处士,冷面觑清溪。
这首诗《索笑》由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屋角之树在春日中独显风姿的情景。诗中的“屋角飘香树”开篇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生机的氛围,树的香气似乎能跨越空间,飘散至远处。接下来,“何曾解倩兮”一句则以疑问的语气表达了对树的不解之情,仿佛在说这树为何能如此吸引人,引人驻足欣赏。
“倚春和露瘦,闯晓待蟾低”描绘了树在春日的滋润下,虽看似瘦弱却依然坚韧地生长,等待着清晨的月光降至。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树以生命,使其形象更加生动饱满。同时,“闯晓待蟾低”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界的循环规律。
“背俗高标致,从他浪品题”则进一步展现了树的独立与高洁,不随波逐流,即使面对世俗的评价,也能保持自己的风骨与品质。这里的“背俗”不仅指树的形态,更象征其精神上的超脱与独立。
最后,“若非林处士,冷面觑清溪”以林处士(林逋)为典故,表达了对树的赞美与敬仰。林处士以梅为妻,以鹤为子,隐居于西湖孤山,以高洁的品性著称。此处将树比作林处士,意在强调其清雅脱俗,如同林处士般,面对世间的喧嚣与浮躁,仍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纯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树的美丽与生命力,更寄托了诗人对于高洁品格与超然物外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容膝徒知取易安,容君数百又何宽。
若人问我名斋义,两语从渠作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