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国遮雷首,幽轩拥县堂。
何须犀避暑,不待草迎凉。
潇洒松筠地,清虚水石乡。
牛刀无所用,高枕傲羲皇。
古国遮雷首,幽轩拥县堂。
何须犀避暑,不待草迎凉。
潇洒松筠地,清虚水石乡。
牛刀无所用,高枕傲羲皇。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夏日凉亭景象。诗人以“古国遮雷首,幽轩拥县堂”开篇,巧妙地将凉亭置于历史与自然的交汇点上,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接下来,“何须犀避暑,不待草迎凉”,以犀牛避暑和草木迎凉的传统意象,反衬出凉亭本身的清凉自得,无需外物辅助就能带来舒适之感。
“潇洒松筠地,清虚水石乡”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凉亭周围的环境,松竹相伴,水石相映,构成了一幅清幽脱俗的画面。最后,“牛刀无所用,高枕傲羲皇”则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功名的淡泊态度,通过比喻牛刀无处施展,象征着对权力和物质的超越,选择在凉亭中高枕而眠,远离尘嚣,与古代圣贤相比肩,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凉亭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欣赏,体现了宋代文学中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美学理念。
载轻寒、低鸣橹。十里杏花雨。
露草迷烟,萦绿过前浦。
青青陌上垂杨,绾丝摇佩,渐遮断、旧曾吟处。
听莺语。吹笙人远天长,谁翻水西谱。
浅黛凝愁,远岫带眉妩。
画阑闲倚多时,不成春醉,趁几点、白鸥归去。
史侯眉山英,壮岁陪戎旃。
胸蟠九云梦,笔倒三峡泉。
封侯直易尔,唾手平幽燕。
相国昔分陕,幕府罗隽贤。
公于二三子,肮脏孰差肩。
纶巾白羽扇,谈笑清渭汧。
功名晚蹉跎,肯著祖逖鞭。
南游上会稽,却泛洞庭船。
九嶷多隐逸,千里跨马鞯。
邂逅阖闾城,倾盖欣忘年。
诵我阮籍诗,三叹涕泗涟。
客怀已趣装,握手临道边。
归欤指衡麓,未办买山钱。
他年遇回雁,寄我湘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