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明妃》
《明妃》全文
清 / 方苞   形式: 古风

汉帝惜艳色,明妃出后宫。

曲中留哀怨,横塞诗人胸。

茑萝随蔓引,性本异贞松。

众口不瑕疵,多怜所遇穷。

若使太孙见,安知非女戎。

昭阳为祸水,岂让倾城容。

(0)
鉴赏

这首诗《明妃》由清代文学家方苞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王昭君的描绘,展现了深刻的寓意与情感。

开篇“汉帝惜艳色,明妃出后宫”,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王昭君被选入宫,最终被迫远嫁匈奴的历史背景,表达了对王昭君命运的同情与感慨。接着,“曲中留哀怨,横塞诗人胸”一句,将王昭君的哀怨之情融入诗人的内心,暗示了诗人对这段历史的深刻思考和情感共鸣。

“茑萝随蔓引,性本异贞松”运用自然界的形象来比喻,茑萝攀附于蔓藤之上,象征着王昭君在宫廷中的地位和处境;而“性本异贞松”则强调了王昭君内在的坚韧与高洁,如同贞松一般,不屈不挠。

“众口不瑕疵,多怜所遇穷”表达了对王昭君遭遇的同情,认为她的美德并未受到应有的认可,反而遭受了诸多误解和非议。最后,“若使太孙见,安知非女戎”通过假设,指出如果当时的太子(即后来的汉成帝)能够见到王昭君,或许会发现她并非如传言中那样,从而改变对她的看法。

“昭阳为祸水,岂让倾城容”则将王昭君的命运与政治权力的斗争联系起来,暗示了宫廷内部的复杂关系和权力斗争对个人命运的影响。整首诗通过对比、比喻和假设,深刻揭示了王昭君悲剧命运背后的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复杂性,展现了方苞对于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刻洞察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方苞

方苞
朝代:清   字:灵皋   籍贯:江南桐城(今安徽省桐城市凤仪里)   生辰:1668年5月25日—1749年9月29日

方苞(1668年5月25日—1749年9月29日),字灵皋,亦字凤九,晚年号望溪,亦号南山牧叟。汉族,江南桐城(今安徽省桐城市凤仪里)人,生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六合留稼村)。桐城“桂林方氏”(亦称“县里方”或“大方”)十六世,与明末大思想家方以智同属“桂林方氏”大家族。是清代散文家,桐城派散文创始人,与姚鼐[nài]、刘大櫆合称桐城三祖。 
猜你喜欢

登封大酺歌四首·其二

日观仙云随凤辇,天门瑞雪照龙衣。

繁弦绮席方终夜,妙舞清歌欢未归。

(0)

慈恩精舍南池作

清境岂云远,炎氛忽如遗。

重门布绿阴,菡萏满广池。

石发散清浅,林光动涟漪。

缘崖摘紫房,扣槛集灵龟。

浥浥馀露气,馥馥幽襟披。

积喧忻物旷,耽玩觉景驰。

明晨复趋府,幽赏当反思。

(0)

思远人

妾思常悬悬,君行复绵绵。

征途向何处,碧海与青天。

岁久自有念,谁令长在边。

少年若不归,兰室如黄泉。

(0)

赞碎金

一轴零书则未多,要来不得那人何?

从头至尾无闲字,胜看真珠一百螺。

(0)

菩萨蛮·其二

柳花飞处莺声急,晴街春色香车立。

金凤小帘开,脸波和恨来。

今宵求梦想,难到青楼上。

赢得一场愁,鸳衾谁并头。

(0)

雨后感情

瓮开白酒花间醉,帘卷青山雨后看。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