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桂天高,忆八百孤寒,到此莫忘修士苦;
煎茶地胜,看五千文字,个中谁是谪仙才。
攀桂天高,忆八百孤寒,到此莫忘修士苦;
煎茶地胜,看五千文字,个中谁是谪仙才。
此联以福州贡院为背景,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精神融合,既展现了福州的地理优势,又蕴含了对学子们的深切期望与对文人雅士的极高赞誉。
上联“攀桂天高,忆八百孤寒,到此莫忘修士苦”中,“攀桂”象征着追求功名,登科及第,如同攀登桂花树一般,寓意着学子们在求学之路上的艰辛与执着。“八百孤寒”形容众多寒门学子,表达了对他们坚韧不拔精神的敬佩。“到此莫忘修士苦”则是对学子们在求学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困难和挑战的提醒,鼓励他们不忘初心,继续努力。
下联“煎茶地胜,看五千文字,个中谁是谪仙才”则从另一个角度赞美了福州的地理环境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煎茶”这一日常生活场景,暗示了文人雅士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不断汲取知识,创作出流传千古的佳作。而“五千文字”则暗指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其中蕴含的无数才华横溢的文人。最后的“个中谁是谪仙才”,将文人比作谪仙,高度赞扬了他们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卓越成就。
整联不仅体现了福州作为文化重镇的独特魅力,也寄托了对后辈学子的殷切希望,以及对文人墨客的崇高敬意。
醉翁手种菊,呼我宴西斋。
落日有馀兴,穷秋多所怀。
缓歌挥白羽,趣舞堕金钗。
乌帽何胜落,黄花故自佳。
念离还作恶,处世亦安排。
苍鬓聊相对,青云岂易阶。
母容烛见跋,能尽酒如淮。
少作三年别,人生定鲜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