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谁知己,深秋倍郁陶。
风霜摧劲节,兰蕙悴盲飙。
大业愁担荷,名山正寂寥。
抗怀期尚友,乐道有箪瓢。
举世谁知己,深秋倍郁陶。
风霜摧劲节,兰蕙悴盲飙。
大业愁担荷,名山正寂寥。
抗怀期尚友,乐道有箪瓢。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深秋时节的孤独与感慨。首句“举世谁知己”,表达了诗人感到在世间难觅知音的孤独感。接着,“深秋倍郁陶”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情绪,深秋的萧瑟加剧了诗人的忧郁和沉思。
“风霜摧劲节,兰蕙悴盲飙。”这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以自然界中的风霜摧残劲节、兰蕙凋零,比喻人生的艰难和世态炎凉。这里的“劲节”和“兰蕙”分别代表了诗人的坚韧品格和高洁情操,而“盲飙”则暗示了无常的命运和不可预测的变故。
“大业愁担荷,名山正寂寥。”这两句继续深化了诗人的忧虑和孤独感。诗人似乎在为未完成的大业而担忧,同时也感叹着名山大川在这样的季节里显得格外寂静,无人问津,这既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也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隐喻。
最后,“抗怀期尚友,乐道有箪瓢。”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追求精神上的朋友和志同道合者的渴望,以及在简朴生活中寻找快乐和满足的愿望。这里的“尚友”不仅指精神层面的朋友,也可能是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乐道有箪瓢”则体现了诗人对淡泊名利、乐于安贫的哲学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深秋的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忧虑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清代文人特有的情感世界和哲学思考。
吴兴上人心志苦,笔研十年耕学圃。
形癯骨瘦神独清,耿若霜鸥立秋浦。
锦囊新诗殊汗漫,妙语间发犹稽古。
铢锄冗长更磨揉,激浊疏清导灵府。
自然韵胜遗岛可,远跂渊明追步武。
瓶盂劝子适四方,莫学匏瓜甘堕窳。
崇山广泽遍游览,始信凭高极天宇。
蓺成技进蔚文采,楚楚华身竟何补。
茫乎三界同传舍,而我与君俱逆旅。
不如回首依老褐,妙精明心求许与。
鸣蝉委蜕藁壤馀,脱略秋风即高举。
千林脱叶送残秋,一舸南归兴莫留。
富渚江平非白马,子陵滩稳异黄牛。
吟怀览胜宜无倦,才力如君岂易求。
他日殷勤为细字,尽传佳句到东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