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猎两三户,凋疏是近邻。
风雷前壑雨,花木后岩春。
文字不得力,桑麻难救贫。
山禽欺稚子,夜犬吠渔人。
未必圣明代,长将云水亲。
知音不延荐,何路出泥尘。
樵猎两三户,凋疏是近邻。
风雷前壑雨,花木后岩春。
文字不得力,桑麻难救贫。
山禽欺稚子,夜犬吠渔人。
未必圣明代,长将云水亲。
知音不延荐,何路出泥尘。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远地区的凋敝生活,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村野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贫困农民的同情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樵猎两三户,凋疏是近邻”直接勾勒出了一幅荒凉的山村景象,人们以樵夫和猎户为生的艰难生活形象地展现了出来。"风雷前壑雨,花木后岩春"则通过对自然界变化的描写,表现了季节更迭的轮回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
“文字不得力,桑麻难救贫”表达了诗人对于书写和农业无法改变现实困境的无奈与悲哀。接着,“山禽欺稚子,夜犬吠渔人”则通过对野生动物行为的观察,隐喻出社会底层人民被欺凌的情状。
“未必圣明代,长将云水亲”可能是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现实、向往高洁生活的愿望,而非指具体历史时期。"知音不延荐,何路出泥尘"则传递了诗人对于无法找到理解自己的人和作品的困境,以及对未来出路迷茫无尽的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由的诗意境界。
宫庙礼哀敬,枌邑道严玄。
恭洁由明祀,肃驾在祈年。
诏徒登季月,戒凤藻行川。
云旆象汉徙,宸网拟星悬。
朱棹丽寒渚,金鍐映秋山。
羽卫蔼流景,彩吹震沈渊。
辨诗测京国,履籍鉴都廛。
氓谣响玉律,邑颂被丹弦。
文轸薄桂海,声教烛冰天。
和惠颁上笏,恩渥浃下筵。
幸侍观洛后,岂慕巡河前。
服义方无沫,展歌殊未宣。
满目江山四望幽,白云高卷嶂烟收。
日回禽影穿疏木,风递猿声入小楼。
远岫似屏横碧落,断帆如叶截中流。
□□□□□□□,□□□□□□□。
远送新行客,戚暮乃来归。
入门望爱子,妻妾向人悲。
闻子不可见,日已潜光辉。
孤坟在西北,常念君来迟。
褰裳上墟丘,但见蒿与薇。
白骨归黄泉,肌体乘尘飞。
生时不识父,死后知我谁。
孤魂游穷暮,飘遥安所依。
人生图嗣息,尔死我念追。
俯仰内伤心,不觉泪沾衣。
人生自有命,但恨生日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