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心厌漏迟,未晓命舟师。
树过如人立,帆开觉岸移。
天梭星落织,霞锦日舒丝。
渐喜渔村近,炊烟出竹篱。
羁心厌漏迟,未晓命舟师。
树过如人立,帆开觉岸移。
天梭星落织,霞锦日舒丝。
渐喜渔村近,炊烟出竹篱。
这首明代杨慎的《舟晓》描绘了诗人清晨乘船出行的情景。首句“羁心厌漏迟”表达了诗人因旅途劳顿而对夜晚漫长感到厌倦,"未晓命舟师"则写出天色尚早,他已迫不及待地命令启航。接下来的两句“树过如人立,帆开觉岸移”,通过比喻手法,生动描绘了树木迅速后退,仿佛站立的人群,以及随着船帆展开,两岸逐渐远离的景象。
“天梭星落织,霞锦日舒丝”运用了织布的意象,将天上的星星比作织机上的梭子,日出时的霞光如同锦缎上的丝线慢慢展开,形象展现了黎明破晓的壮丽景色。最后两句“渐喜渔村近,炊烟出竹篱”,诗人的心情由先前的厌倦转为喜悦,因为渔船村落近在眼前,炊烟袅袅升起,透出生活的烟火气,给人以温馨归宿之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舟行过程中的景致变化,寓情于景,情感流转自然,展现出诗人对旅程的期待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隔江闻有北山翁,如雷灌耳心先通。
曾从卷帙见佳句,百尺寒冰洗尘虑。
出闻儒者讲理学,同声合喙推先觉。
为访程朱似续人,游遍八方周五岳。
轻车指北还指南,直到仙羊方驻脚。
席不暇煖突不黔,延伫二樵神跃跃。
与来杖策入朱明,四百峰头啸一声。
更寻七十二峰去,信宿云端吟月明。
行吟更问江门道,白沙祠墓生荒草。
登堂一拜一题诗,银榜贞珉传丽藻。
归来过我大通禅,袖出新诗见怀抱。
诗中许我王老师,是则是矣非亦非。
老师不打鼓与笛,大通鼓笛全不识。
诗中许我如澹公,似则似矣同不同。
澹公无可无不可,大通有可有不可。
诗中许我为忠孝,教外何曾涉名教。
先生名教有住著,大通名教无住著。
早来池上看莲花,莫放莲花自开落。
《华亭张北山过大通见赠赋答》【明·成鹫】隔江闻有北山翁,如雷灌耳心先通。曾从卷帙见佳句,百尺寒冰洗尘虑。出闻儒者讲理学,同声合喙推先觉。为访程朱似续人,游遍八方周五岳。轻车指北还指南,直到仙羊方驻脚。席不暇煖突不黔,延伫二樵神跃跃。与来杖策入朱明,四百峰头啸一声。更寻七十二峰去,信宿云端吟月明。行吟更问江门道,白沙祠墓生荒草。登堂一拜一题诗,银榜贞珉传丽藻。归来过我大通禅,袖出新诗见怀抱。诗中许我王老师,是则是矣非亦非。老师不打鼓与笛,大通鼓笛全不识。诗中许我如澹公,似则似矣同不同。澹公无可无不可,大通有可有不可。诗中许我为忠孝,教外何曾涉名教。先生名教有住著,大通名教无住著。早来池上看莲花,莫放莲花自开落。
https://shici.929r.com/shici/87aGDBEQs5.html
最初识君何处边,云窝万仞孤峰巅。
我方强壮君盛年,高视阔步相后先。
客来入室大欢喜,拂拭几榻相周旋。
乃云治食当入市,举手揖客姑流连。
所居去城二十里,左右前后无人烟。
草鞋奋迅过奔马,提筐往返如飞仙。
须臾楗椎起速客,市中所有盈斋筵。
我时饱食方洗钵,合掌赞叹居亭贤。
高才疾足事云水,何难撞破三禅天。
善财慧眼马驹脚,君乎君乎胡不然。
君阳谦虚阴自许,注目相视心相怜。
别来今昔各殊世,风尘回首成天渊。
三衣卸却改缝掖,万里风云高著鞭。
老人独钓鹅潭水,潭水水清清见底。
大鱼小鱼夜不眠,飞入芦花明月里。
何人买棹一相寻,牢锁重关净如洗。
主宾款洽异当年,惆怅出门留片纸。
姓字传来忆未真,须眉说著疑相似。
似不似,昨日云窝求寂人,今竹杏坛门弟子。
灵山一会记得无,莫忘瞿昙亲嘱累。
君家古佛坐道场,直裰承当建宗旨。
归去分明举似翁,父母未生何者是。
要识那吒骨肉无,问取金刚周大士。
《赠周贲新茂才》【明·成鹫】最初识君何处边,云窝万仞孤峰巅。我方强壮君盛年,高视阔步相后先。客来入室大欢喜,拂拭几榻相周旋。乃云治食当入市,举手揖客姑流连。所居去城二十里,左右前后无人烟。草鞋奋迅过奔马,提筐往返如飞仙。须臾楗椎起速客,市中所有盈斋筵。我时饱食方洗钵,合掌赞叹居亭贤。高才疾足事云水,何难撞破三禅天。善财慧眼马驹脚,君乎君乎胡不然。君阳谦虚阴自许,注目相视心相怜。别来今昔各殊世,风尘回首成天渊。三衣卸却改缝掖,万里风云高著鞭。老人独钓鹅潭水,潭水水清清见底。大鱼小鱼夜不眠,飞入芦花明月里。何人买棹一相寻,牢锁重关净如洗。主宾款洽异当年,惆怅出门留片纸。姓字传来忆未真,须眉说著疑相似。似不似,昨日云窝求寂人,今竹杏坛门弟子。灵山一会记得无,莫忘瞿昙亲嘱累。君家古佛坐道场,直裰承当建宗旨。归去分明举似翁,父母未生何者是。要识那吒骨肉无,问取金刚周大士。
https://shici.929r.com/shici/KlnixJY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