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舆踏瘦石,挥汗日亭午。
山断忽眼明,人家住溪浒。
解衣近绿阴,隔枝鸟相语。
好风送凉来,坐久失畏暑。
潭潭一水绿,可以浣尘土。
樵歌响空谷,渔艇散前浦。
丘壑太寂寥,从俗祇自苦。
征夫问前途,欲往空顾伫。
笋舆踏瘦石,挥汗日亭午。
山断忽眼明,人家住溪浒。
解衣近绿阴,隔枝鸟相语。
好风送凉来,坐久失畏暑。
潭潭一水绿,可以浣尘土。
樵歌响空谷,渔艇散前浦。
丘壑太寂寥,从俗祇自苦。
征夫问前途,欲往空顾伫。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山水田园生活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景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清凉而又充满生机的自然环境。
"笋舆踏瘦石,挥汗日亭午"一句,设定了炎热夏日中午时分,诗人在外出行,感受着太阳的炙烤。"山断忽眼明,人家住溪浒"则描绘了一种突如其来的开阔视野和宁静的居所,人们生活在山水之間。
接下来的"解衣近绿阴,隔枝鸟相语"一句,展现了诗人在树荫下的悠闲情景,衣衫半解,感受着自然界的凉意,而隔着枝叶传来的是鸟儿的交谈声。"好风送凉来,坐久失畏暑"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清凉舒适的情境。
"潭潭一水绿,可以浣尘土"一句,通过流水的声音和清澈的水质,描绘了一种洗涤尘埃、净化心灵的意象。紧接着的"樵歌响空谷,渔艇散前浦"则是对山谷中樵夫歌声和湖面上渔舟分布的生动刻画。
然而,在这宁静美好的环境中,诗人也透露出一种超然世外的孤独感。"丘壑太寂寥,从俗祇自苦"一句表明了这种心境,尽管周围环境优美,但诗人仍旧感到与世俗的隔绝和内心的苦恼。
最后两句"征夫问前途,欲往空顾伫"则是对旅人的询问和诗人自己对于未来道路的迷茫态度。这里的“空顾伫”四字,更添了一层超脱现实、自在悠然的情趣。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这种环境中所获得的心灵平静和哲思。
路辅横塘,风卷地、水肥帆饱。
眼双明、旷怀浩渺。
问菟裘、无恙否,天教重到。
木落雾收,故山更好。
过溪门、休荡桨,恐惊鱼鸟。
算年来、识翁者少。
喜山林、踪迹在,何曾如扫。
归鬓任霜,醉红未老。
今夕何朝,披岫幌、云关重启。
引冰壶、素空似洗。
卷帘中、敧枕上,月星浮水。
天镜夜明,半窗万里。
盼庭柯、都老大,树犹如此。
六年前、转头未几。
唤邻翁、来话旧,同篘新蚁。
秉烛夜阑,又疑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