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笔更作枯瘦干,气有贯注不嫌断。
秾桃冶李何足奴,如此天真方烂漫。
珊珊玉䫉姑射妆,了无羞涩来堂堂。
人间不有王元章,使尔入世愁凋伤。
咬笔更作枯瘦干,气有贯注不嫌断。
秾桃冶李何足奴,如此天真方烂漫。
珊珊玉䫉姑射妆,了无羞涩来堂堂。
人间不有王元章,使尔入世愁凋伤。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对一幅画梅作品的赞赏。诗中描绘了画家在创作时的专注与技艺,以及所画梅花的独特魅力。
诗人首先赞扬画家的技艺,说他用笔如咬,使得梅花呈现出枯瘦干枯之态,但这种看似断续的笔触却蕴含着一股贯穿始终的力量,不显单薄。接着,诗人赞美梅花的自然之美,认为它远胜于艳丽的桃花和李花,因为它的天真烂漫,不加修饰,展现出一种纯粹的美。
诗人进一步将梅花比作“珊珊玉䫉”,形容其如同仙子般高洁脱俗,毫无羞涩之意,堂堂正正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画家的敬意,如果世间没有像王元章这样的艺术大师,恐怕这幅梅花图会因进入世俗而失去其原有的生机与活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艺术作品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赞赏,同时也流露出对艺术家独特才华的钦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