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因上人四首·其三》
《和因上人四首·其三》全文
宋 / 王之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水云深处见人烟,桑柘鸣鸠似可怜。

却怪银泥环四壁,由来春雨上蜗涎。

(0)
注释
水云:形容深远的水面和云雾缭绕的地方。
人烟:指村落或人家炊烟。
桑柘:古代常见的两种树木,桑用于养蚕,柘用于制作弓箭。
鸣鸠:斑鸠的叫声。
可怜:引申为动人或惹人怜惜。
银泥环:可能是指银色的装饰品或器皿,四周有环状装饰。
四壁:房屋的四面墙壁。
春雨:春季的雨水。
蜗涎:蜗牛分泌的黏液,这里可能比喻雨水在器物表面凝聚。
翻译
在深深的水云之间,能看到人家炊烟袅袅。
桑树和柘树上,斑鸠的叫声显得特别惹人怜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邃而宁静的山村景象,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远古自然美好的向往。开篇“水云深处见人烟”,诗人在水云缭绕之中窥见了隐约的人影,这种景象既体现了山村的幽深,也反映了诗人心境的宁静与淡泊。

接着“桑柘鸣鸠似可怜”一句,通过对桑树和柘树间鸟鸣声的描绘,传达了一种生机勃勃而又略带哀伤的情感。这里的“可怜”二字,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一种情感寄托,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脆弱和自然界中微小生物命运的一种同情心。

第三句“却怪银泥环四壁”,则转向室内,描绘了一幅精致的画卷装裱场景。这里的“银泥”指的是用于画卷装裱边框的金属颜料或金银彩色,而“环四壁”则是对这种装饰艺术的全面展示。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也透露出一种对精致生活的向往。

最后,“由来春雨上蜗涎”,通过对春雨滋润下,蜗蚰爬行留痕这一生动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生命力和物象变化的一种深刻感悟。这里的“由来”二字,更是增添了一种时间流转、事物变迁的哲思。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村景色、室内装饰以及春日雨后自然界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和自然世界深切的情感与独特的审美观。

作者介绍
王之道

王之道
朝代:宋   籍贯:庐州濡须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
猜你喜欢

答国师

仰山啮镞话,拟议都难会。

指拟益后来,言损这边在。

(0)

劝人·其十六

满天不见路,万里迷也没。

问汝世间人,何时得成佛?

(0)

谈体颂

体含众像像分明,离体含形形转精。

清明妙净谁能弁,释迦掩室竭罗城。

(0)

颂·其二

欲识解脱道,诸法不相到。

眼耳绝见闻,声色闹浩浩。

(0)

瓶里数枝婪尾春。

(0)

兵要望江南·其三占鸟第二十二

兵行次,鹰鹗面前飞。

所向进兵应大胜,必能捉彼将兵归,天意助神威。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