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舆归路肃班班,帐殿秋风响佩环。
九庙向来连北阙,五陵依旧对南山。
玉衣不受清尘涴,风马应随綵仗还。
行起奉常陪荐享,天威咫尺侍悬间。
灵舆归路肃班班,帐殿秋风响佩环。
九庙向来连北阙,五陵依旧对南山。
玉衣不受清尘涴,风马应随綵仗还。
行起奉常陪荐享,天威咫尺侍悬间。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皇帝回宫的壮观场面,通过对灵舆、帐殿、秋风与佩环等细节的描写,展现了古代皇权的威严和祭祀活动的庄重气氛。诗人巧妙地运用"班班"、"响佩环"等音韵,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又活跃的氛围。
九庙与五陵的提及,则是对历史传统的一种呼应,显示了皇权与祖先崇拜之间的紧密联系。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国家根基和文化延续的重视。
"玉衣不受清尘涴"一句,则是对皇帝圣洁形象的强调,同时也是对其高贵地位的一种象征。而"风马应随綵仗还"则暗示了皇权的移动与活动,展现了皇帝行进时的威仪。
最后两句"行起奉常陪荐享,天威咫尺侍悬间"进一步强化了皇帝崇高无上的形象,以及其在国家礼仪中的至尊地位。整首诗通过对视觉、听觉细节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传统与皇权神圣性的强调,塑造了一幅生动的皇家行进图景。
天外想春来,春来天上。乐府垂杨动新唱。
扁舟西子,并与云帆无恙。五湖将底用,黄金像。
水阁清深,晴楼萧爽。丝竹留教助清赏。
松腴仙酎,万斛溪泉供酿。寿杯先领取、山中相。
层冰积浩荡,陵谷低吞吐。
窈窕转幽壑,突兀开净宇。
回头山水县,亦复堕尘土。
孤云铁梁北,宇宙一仰俯。
风景初不殊,川涂忽修阻。
寒潭海眼净,黕黑自太古。
蛰龙何年卧,万国待霖雨。
谁能裂苍崖,雷风看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