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陈橘山挽诗·其三》
《陈橘山挽诗·其三》全文
宋 / 林希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咸]韵

几年漫仕贫如故,半世投閒乐远谗。

无八九椽多借宅,得三百户谩题衔。

初留兰省交吟卷,再见芝山送别帆。

何月得寻埋玉处,天南凄恻梦松杉。

(0)
鉴赏

这首挽诗《陈橘山挽诗(其三)》由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通过文字描绘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之情。诗中以陈橘山的生平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他仕途的艰辛、隐居的自在以及与友人的深厚情谊。

首句“几年漫仕贫如故”,开篇即点明陈橘山在仕途上的漫长与贫困,暗示其一生的不易。接着“半世投閒乐远谗”一句,描述了陈橘山晚年选择隐居,远离尘嚣,享受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同时也可能暗含着对过去仕途生涯中遭遇的不公与诽谤的解脱。

“无八九椽多借宅,得三百户谩题衔”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陈橘山生活的简朴与淡泊,即使借居也无妨,而“得三百户谩题衔”则可能是在隐喻中表达了他对过往官职的淡然态度。

“初留兰省交吟卷,再见芝山送别帆”两句,通过“兰省”和“芝山”的意象,分别象征陈橘山曾经的官场生涯与晚年归隐之地,表达了诗人对其人生轨迹的回顾与感慨。同时,“交吟卷”与“送别帆”则寓含了与友人交往的温馨时刻与离别的不舍。

最后,“何月得寻埋玉处,天南凄恻梦松杉”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陈橘山去世的哀痛与怀念。诗人期待在未来的某个时刻,能够寻访到他的墓地,寄托哀思,而在梦境中,他似乎已与松杉相伴,营造出一种既哀伤又带有超脱之感的氛围。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陈橘山生平的回顾与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其深刻的情感寄托与哀悼,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生死、仕途与隐逸之间复杂情感的思考。

作者介绍

林希逸
朝代:宋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猜你喜欢

题渭北寺上方

昔祭郊坛今谒陵,寺中高处最来登。

十馀年后人多别,喜见当时转读僧。

(0)

岐王山亭

王家傍绿池,春色正相宜。

岂有楼台好,兼看草树奇。

石榴天上叶,椰子日南枝。

出入千门里,年年乐未移。

(0)

奉和圣制初入秦川路寒食应制

上阳柳色唤春归,临渭桃花拂水飞。

总为朝廷巡幸去,顿教京洛少光辉。

昨从分陕山南口,驰道依依渐花柳。

入关正投寒食前,还京遂落清明后。

路上天心重豫游,御前恩赐特风流。

便幕那能镂鸡子,行宫善巧帖毛毬。

渭桥南渡花如扑,麦陇青青断人目。

汉家行树直新丰,秦地骊山抱温谷。

香池春溜水初平,预欢浴日照京城。

今岁随宜过寒食,明年陪宴作清明。

(0)

题惠山寺

旧宅人何在,空门客自过。

泉声到池尽,山色上楼多。

小洞生斜竹,重阶夹细莎。

殷勤望城市,云水暮钟和。

(0)

织鸟

季春三月里,戴胜下桑来。

映日华冠动,迎风绣羽开。

候惊蚕事晚,织向女工裁。

旅宿依花定,轻飞绕树回。

欲过高阁柳,更拂小庭梅。

所寄一枝在,宁忧弋者猜。

(0)

恨极同填海,情长抵导江。

丁香从小结,莲子彻枝双。

整髻花当槛,吹灯月在窗。

秦台非久计,早晚降霓幢。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