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野馆秋声》
《野馆秋声》全文
明 / 林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淅沥寒声处处疑,空庭寥阒月明时。

萧萧卧听生秋思,草木凋零人未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夜晚在荒野客舍中所感受到的寂静与凄清。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寒声与月光交织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思绪。

首句“淅沥寒声处处疑”,以“淅沥”形容秋夜的细雨或风声,给人以寒冷和轻微的不安感,同时“处处疑”则暗示这种声音似乎来自四面八方,增加了环境的神秘与不可捉摸性。这一句营造了一种初秋特有的氛围,让人仿佛能听到空气中弥漫的凉意。

接着,“空庭寥阒月明时”,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场景。空旷的庭院在明亮的月光下显得格外宁静,这里的“寥阒”二字形象地表现了夜晚的寂静与空旷,与前一句的寒声形成对比,突出了夜晚的静谧与孤独感。

“萧萧卧听生秋思”,是全诗情感的转折点。诗人躺在床上,静静地聆听着窗外的秋声,这不仅仅是对自然之声的倾听,更是内心深处情感的流露。这里的“萧萧”不仅指自然界的声音,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萧瑟与哀愁,引发出对秋天特有的感慨与思考。

最后一句“草木凋零人未知”,将自然界的变迁与人的感知联系起来。草木的凋零是自然界的规律,但这种变化往往不易被察觉,直到它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这句话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人生无常的一种隐喻,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深秋之夜的独特魅力与深邃的哲思。

作者介绍

林鸿
朝代:明

林鸿,明洪武十六年(1383)前后在世。字子羽,福建福清县城宏(横)街人。洪武初年,以《龙池春晓》和《孤雁》两诗得到明太祖赏识,荐授将乐训导,洪武七年(1374年)拜礼部精膳司员外郎。年未四十自免归。善作诗,诗法盛唐,为“闽中十才子”之首。诗法盛唐,书临晋帖,殆逼真矣,惜惟得其貌。《福清县志·人物志》记载:“……先朝遗老如吴海、陈亮辈皆极推许。
猜你喜欢

满江红.次元复初韵

四十年间,问何似、古人方略。

时自笑、致身无策,疗贫无药。

世事从来如意少,宦情已比当年薄。

更不须、勋业镜中看,今非昨。眠矮榻,登高阁。

携短杖,?长杓。放屈伸由己,碧空盘鹗。

较短量长无定论,抗尘走俗非真乐。

算从前、有铁铸难成,求人错。

(0)

如梦令.赠道夫二首·其一

学有探奇索妙。命有人憎鬼笑。

难与老天争,寂寞汉陵周庙。权要。权要。

林樾有人清啸。

(0)

感皇恩

传火付前薪,花联叶缀。咽下顽涎弄神鬼。

戏台子上,抹土搽灰相继。是非名利里、虚生死。

谷董谩他,葛藤自系。试看棚头五田子。

声销线断,伎俩都无如此。谩峥嵘不省、谁驱使。

(0)

西江月

巨细洪纤在在,飞潜动植芸芸。乾坤升降不停轮。

借问谁为转运。妙理周行独立,真君莫测冥存。

一针一草尽浑沦。拈出虚空有璺。

(0)

南乡子.东林桥雨篷梦归

篷上雨潺潺。篷底幽人梦故山。

涧户林扉元不闭,萧闲。只有飞云可往还。

波冷玉珊珊。一壑松风引佩环。

咏得池塘春草句,更阑。行尽千峰半霎间。

(0)

南柯子.示众

地肺重阳子,昆嵛太古仙。二人结约未生前。

托居凡世,飞下大罗天。共阐玄元教,行藏度有缘。

奈何不悟似流泉。别后相逢,再约一千年。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