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在明遗我湘竹榻走笔言谢》
《在明遗我湘竹榻走笔言谢》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百迭香云缀露斑,梦回身似在湘山。

从今去后非无客,且挂高斋一壁间。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在明遗我湘竹榻走笔言谢》。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收到的湘竹榻的感激之情。

首句“百迭香云缀露斑”,以“百迭”形容香云的繁复与层次感,“香云”则暗示了香气与柔软的质感,而“露斑”则是清晨露珠在香云上的点缀,整个画面充满了自然的清新与雅致。这不仅描绘了湘竹榻的外观之美,也隐喻了其内在的香气与品质。

次句“梦回身似在湘山”,将湘竹榻与湘山联系起来,湘山是湖南地区著名的山脉,这里用湘山象征着湘竹榻的产地或其与湖南的关联,同时也表达了湘竹榻带给诗人的地域文化之感。梦回湘山,意味着湘竹榻让诗人仿佛置身于那片充满诗意与历史文化的土地上,体验到了一种超越物质的审美与情感共鸣。

第三句“从今去后非无客”,转而思考未来,表明湘竹榻不仅仅是个人的私物,它将成为接待客人、传递友情的媒介。这里的“非无客”既是对未来的展望,也是对人情交往的期待,体现了湘竹榻在人际交流中的价值。

最后一句“且挂高斋一壁间”,点明了湘竹榻的安置之处——高斋的一壁。高斋通常指的是文人雅士的书房或会客室,这里选择将湘竹榻悬挂于高斋的一壁,不仅是为了装饰,更寓意着它将成为高雅文化氛围的一部分,与书卷、墨香共同营造出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空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联想,不仅赞美了湘竹榻的美,更表达了诗人对其深厚的文化情感和对美好人际关系的向往。诗中蕴含的自然美、人文美以及情感美,共同构成了这首作品的独特魅力。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宿圆明寺早起

客起灯前梦尚迷,满楼残月晓风西。

应知野寺非山店,只听钟声不听鸡。

(0)

京师寓廨三首·其三

寂寞过芳时,幽怀只自知。

袖无投相刺,箧有寄僧诗。

鼠迹尘凝帐,蛙声雨到池。

疏慵堪置散,不敢怨名卑。

(0)

读史十首·其五范雎

纷纷倾夺苦多谋,得势还怀失势忧。

丞相不须嗔蔡泽,此时当问老穰侯。

(0)

望武昌二首·其二

春风吹雨湿衣裾,绿水红妆画不如。

却是汉阳川上女,过江来买武昌鱼。

(0)

春日山西寄王允原知司·其五

一茎白发已堪嗟,况是东风两鬓华。

醉里误将裙作纸,老来羞以帽簪花。

疏狂不识眉双结,敏捷曾经手八叉。

闲喜日长公馆静,自分新火试新茶。

(0)

途次感秋

袅袅西风吹逝波,冥冥灏气逼星河。

宣王石鼓青苔涩,武帝金盘白露多。

八阵云开屯虎豹,三江潮落见鼋鼍。

沅湘一带皆秋草,欲采芙蓉奈晚何。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