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池塘学养鱼,青青桑叶映蓬庐。
何须老母哀长剑,自有真人识素书。
亦作池塘学养鱼,青青桑叶映蓬庐。
何须老母哀长剑,自有真人识素书。
这首诗通过隐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和真知灼见的追求。首句“亦作池塘学养鱼”,以养鱼为比喻,暗示诗人虽身处平凡生活,却怀揣着高远的理想与追求,如同在池塘中培育鱼儿,寄托着对精神世界的培育与期待。次句“青青桑叶映蓬庐”,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画面,青青的桑叶映照着简陋的草屋,象征着即使在简朴的生活中也能发现美,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希望。
后两句“何须老母哀长剑,自有真人识素书”,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一句“何须老母哀长剑”运用反问,表达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反思,即不必过分依赖外界的认可或支持(如老母对长剑的哀怜),强调个人内在价值和追求的重要性。后一句“自有真人识素书”则指出真正的价值和智慧并不需要外在的证明,而是能被那些真正理解并欣赏的人所认识。这里的“真人”不仅指理解者,也暗含着诗人自己是这样的存在,即拥有真知灼见,不需外求认可。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屈大均对于个人理想、内在价值以及人与人之间深刻连接的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哲学视角和人文关怀。
翠微径仄,怯鬓白、被风飘影。
念橘柚新阴,枌榆旧社,门掩裙裾客冷。
比似侯爪将军树,勿误认、文园秋病。
喜百果缀星,千花扶路,如临天镜。重省。
衔杯笑语,云浓液凝。
识棨戟门庭,邯郸客枕,先被流莺唤醒。
松菊三休,茱萸再醉,犹是龙山风景。
人解道,檀锁雕笼鹇放,一帘尘静。
白浪飞花雷叠鼓。怎匆匆、冒烟冲去。
拿舟独出,齐桡着力,赌锦标争取。
青眼到红妆,东西岸、凭栏延伫。
楼船下濑,鸳鸯弄潮,欢声里,忘昏暮。
奈汨罗,人正苦。况重渊、老魔盘互。
褰裳赴救,赖后先邪许。
入水斩蛟龙,江心剑、待清波路。
沈沈楚魄,万方多难,大招谁赋。
草甲苏烟,花辰醉露,中和夹钟律转。
荠傍墙挑,蘋生水活,触处探芳心眼。
春过三分几,试数遍、曲江游宴。
送来百舌,繁声一片,觥堂歌管。贺客园林莺燕。
正锦缀竿高,门悬弧遍。
藤褓交盛,苔钱工数,天姥洗儿年惯。
计筵开弥月,喜春饯、归期尚缓。
珍嘱封姨,护犀帏,漫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