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源穷尽到东源,直注层崖五磴泉。
真境无繇追汗漫,胜游聊得弄潺湲。
风生虎啸层岩底,月上猿啼古木巅。
祇待归休林下去,来同灵默此安禅。
西源穷尽到东源,直注层崖五磴泉。
真境无繇追汗漫,胜游聊得弄潺湲。
风生虎啸层岩底,月上猿啼古木巅。
祇待归休林下去,来同灵默此安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风光画卷,诗人以其独到的艺术眼光捕捉自然之美,并通过对比和反衬等手法,展现了山川的雄伟与幽深。
“西源穷尽到东源”一句,开篇即勾勒出山脉的广阔气势,从西向东贯穿,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宏大构想。紧接着,“直注层崖五磴泉”则具体描绘了水流的奔腾和深邃,水从高处直接泻下,形成了五个台阶般的瀑布,给人以震撼之感。
“真境无繇追汗漫”一句,用了比喻手法,将自然景观比作没有繁复装饰的真实境界,使得读者仿佛置身其境,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纯粹欣赏的心情。随后,“胜游聊得弄潺湲”则表达了诗人在这种环境中徜徉自如,偶尔玩弄水中的涟漪,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轻松与愉悦。
“风生虎啸层岩底,月上猿啼古木巅”两句,通过对自然界声响的描绘,使得画面更加生动。虎啸和猿啼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增添了景致的神秘感。
最后,“祇待归休林下去,来同灵默此安禅”表达了诗人对于返回自然界寻求心灵平静的渴望。这里的“林下去”和“此安禅”,既是对山林深处的向往,也是对内心世界宁静与和谐的一种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观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哲思。它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也反映出当时文人对于自然美和心灵平静的深切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