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韩信》
《韩信》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登坛一日冠群雄,钟室仓皇念蒯通。

能用能诛谁计策,嗟君终自愧萧公。

(0)
注释
登坛:登上讲坛,比喻取得显赫地位。
冠群雄:超越众人,成为领袖。
钟室:形容紧张或慌乱的气氛。
仓皇:慌张、惊慌失措。
念蒯通:想起蒯通,古代智者,此处指寻求对策。
能用能诛:既有用人之才又有执法之能。
计策:策略或计划。
嗟君:感叹你,对某人的惋惜。
终自愧:最终感到惭愧。
萧公:可能指的是历史上某个有类似经历的人物,此处表示遗憾的榜样。
翻译
登上讲坛一天就超越众人,面对紧张局势想起蒯通的智谋。
既能施展才能又能执行惩罚,但谁能料到你的结局会像萧公般遗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耒创作的,题目为《韩信》,诗中表现了对古代名将韩信的赞美和同情。全诗仅四句,却极富深意,通过对比鲜明的手法,展现出韩信的英勇与悲剧。

“登坛一日冠群雄”,此句描绘韩信在短时间内便显露出杰出的军事才能,超越了众多英雄。这里的“登坛”指的是古代将领登上战场或军事会议的地方,“冠群雄”则是比喻他成就非凡,超过了许多勇猛的人物。

“钟室仓皇念蒯通”,这句诗表达了韩信被刘邦所疑忌,遭到不公待遇的悲惨情境。古代将领有时会在钟室中议事,“仓皇”形容局势紧张,“念蒯通”则是指韩信怀念历史上的忠臣蒯通,这暗示了他对忠诚与忠心的渴望和无奈。

“能用能诛谁计策”,这句强调韩信才能出众,既能用于战场上也能在朝堂之上施展才智,但最终仍被刘邦所害。这里的“谁计策”意味着即便是有谋略的人,也难逃韩信的命运。

“嗟君终自愧萧公”,诗中最后一句表达了对韩信遭遇的哀叹和悲悯,认为他最终仍感到自责与遗憾。萧何是西汉初年著名的谋士,被视为理想的政治家,而这里将其与韩信相提并论,是在强调韩信即便在被害后,也未能得到应有的尊重。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暗示的手法,展现了古代名将韩信的英勇、悲剧以及他在历史上的复杂地位。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天界寺十咏·其九锡杖

伏虎在床前,携行处处禅。

云林亦何意,去住本随缘。

霞外卓随鹤,山根拄出泉。

许询对支公,亹亹几绝倒。

(0)

赣江元夕遇雪三首·其三

飞絮侵春早,投珠入夜明。

金吾非有禁,鹤氅几人行。

舞阁销兰焰,更楼咽漏声。

入门各自媚,孤客若为情。

(0)

后出塞

去岁饶歌入汉宫,上功幕府谁先容。

擒生斩馘不计数,一生力尽归纨裤。

今年烽火照咸阳,依旧身随六郡良。

行经战地认故镞,回头却向残云哭。

主将凭陵气益骄,虚闻大树风萧萧。

(0)

余濒行金陵诸词客分赋都下名胜兼傅之丹青壮我行色舟中无事披册展读忽然技痒赋寄酬之共得二十八景诗如其数·其七景阳楼

景阳楼阁倚高峰,珠翠帘前列几重。

狎客彩毫留夜月,妖姬丽曲乱晨钟。

春归树老庭花落,运去龙沈野井封。

自古登临多感慨,懒寻残碣问遗踪。

(0)

鄚州晓发

叶响树冥冥,侵晨出远坰。

河低斜浴日,炬落难残星。

野寺钟初歇,谁家梦未醒。

不如岩下叟,白昼掩柴扃。

(0)

渡白沟河

秋暮驱车古战场,平沙宿莽浩茫茫。

乾坤易位惊龙斗,汗竹无人记国殇。

流水不随魂共去,野燐应与月争光。

楚些歌罢阴云起,萧飒悲风啸白杨。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