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坛一日冠群雄,钟室仓皇念蒯通。
能用能诛谁计策,嗟君终自愧萧公。
登坛一日冠群雄,钟室仓皇念蒯通。
能用能诛谁计策,嗟君终自愧萧公。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耒创作的,题目为《韩信》,诗中表现了对古代名将韩信的赞美和同情。全诗仅四句,却极富深意,通过对比鲜明的手法,展现出韩信的英勇与悲剧。
“登坛一日冠群雄”,此句描绘韩信在短时间内便显露出杰出的军事才能,超越了众多英雄。这里的“登坛”指的是古代将领登上战场或军事会议的地方,“冠群雄”则是比喻他成就非凡,超过了许多勇猛的人物。
“钟室仓皇念蒯通”,这句诗表达了韩信被刘邦所疑忌,遭到不公待遇的悲惨情境。古代将领有时会在钟室中议事,“仓皇”形容局势紧张,“念蒯通”则是指韩信怀念历史上的忠臣蒯通,这暗示了他对忠诚与忠心的渴望和无奈。
“能用能诛谁计策”,这句强调韩信才能出众,既能用于战场上也能在朝堂之上施展才智,但最终仍被刘邦所害。这里的“谁计策”意味着即便是有谋略的人,也难逃韩信的命运。
“嗟君终自愧萧公”,诗中最后一句表达了对韩信遭遇的哀叹和悲悯,认为他最终仍感到自责与遗憾。萧何是西汉初年著名的谋士,被视为理想的政治家,而这里将其与韩信相提并论,是在强调韩信即便在被害后,也未能得到应有的尊重。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暗示的手法,展现了古代名将韩信的英勇、悲剧以及他在历史上的复杂地位。
景阳楼阁倚高峰,珠翠帘前列几重。
狎客彩毫留夜月,妖姬丽曲乱晨钟。
春归树老庭花落,运去龙沈野井封。
自古登临多感慨,懒寻残碣问遗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