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梦归何处,佳期叹已迟。
残镫昏纸壁,寒月挂霜枝。
空有三馀志,难酬万里思。
徘徊深夜里,此意更谁知。
好梦归何处,佳期叹已迟。
残镫昏纸壁,寒月挂霜枝。
空有三馀志,难酬万里思。
徘徊深夜里,此意更谁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夜中孤寂凄凉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思绪。
首句“好梦归何处”,以问句形式开篇,暗示了主人公在梦醒后对美好事物的追寻与失落,引人深思。接着,“佳期叹已迟”进一步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将情感推向了更深的层次。
“残镫昏纸壁,寒月挂霜枝”两句,运用了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手法,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寒冷。残灯微光映照着昏暗的墙壁,寒月悬挂于霜枝之上,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清冷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苦闷。
“空有三馀志,难酬万里思”则表达了诗人虽有远大的志向和深沉的情感,却难以实现和表达的无奈与悲哀。这里的“三馀”指的是冬夜、夏夜和雨夜,古人认为这三时可以用来读书学习,此处借指时间的宝贵,但诗人感叹自己无法充分利用这些时间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最后,“徘徊深夜里,此意更谁知”点明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助。在深夜中独自徘徊,心中所想之事,又有谁能理解呢?这句话不仅深化了主题,也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寂寞与哀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深夜景象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哀婉的艺术风格,让人在欣赏之余,不禁为诗人的境遇和情感共鸣。
忆上蓬莱殿,曾雠石室书。
史臣陪出入,丞相借吹嘘。
故国归来早,长安不可居。
为园栖曲巷,种柳拂清渠。
西县琴声近,南邻树影疏。
庭驯得食鸟,池跃放生鱼。
抱膝吟《梁父》,无心赋《子虚》。
鄙人荆五羖,醒士楚三闾。
白鸟相忘久,青蝇肯舍诸。
浅衷同扑满,傲骨类蘧蒢。
汉纪偷桃旧,豳风剥枣初。
秋山当几席,春酒满园庐。
大斗劳为寿,新诗赖起予。
自惭同袜线,何以报璠玙。
浚邑干旄骑,敦煌钟鼓车。
高僧遗巾拂,名妓进衣袽。
丹指枫将变,黄知菊渐舒。
何当飨敝帚,不可赖耕锄。
花落从堆积,云来不扫除。
每开池上酌,频摘雨中蔬。
王猛贫扪虱,公孙老牧猪。
陨霜嗟狱气,蔽日愤刑余。
殿上谁扳槛,屏前罢引踞。
终朝游汗漫,岂但梦华胥。
中圣曾无计,求仙焉所如。
桃花流水渡,愿作武陵渔。
《七十初度漫赋二十六韵》【明·王稚登】忆上蓬莱殿,曾雠石室书。史臣陪出入,丞相借吹嘘。故国归来早,长安不可居。为园栖曲巷,种柳拂清渠。西县琴声近,南邻树影疏。庭驯得食鸟,池跃放生鱼。抱膝吟《梁父》,无心赋《子虚》。鄙人荆五羖,醒士楚三闾。白鸟相忘久,青蝇肯舍诸。浅衷同扑满,傲骨类蘧蒢。汉纪偷桃旧,豳风剥枣初。秋山当几席,春酒满园庐。大斗劳为寿,新诗赖起予。自惭同袜线,何以报璠玙。浚邑干旄骑,敦煌钟鼓车。高僧遗巾拂,名妓进衣袽。丹指枫将变,黄知菊渐舒。何当飨敝帚,不可赖耕锄。花落从堆积,云来不扫除。每开池上酌,频摘雨中蔬。王猛贫扪虱,公孙老牧猪。陨霜嗟狱气,蔽日愤刑余。殿上谁扳槛,屏前罢引踞。终朝游汗漫,岂但梦华胥。中圣曾无计,求仙焉所如。桃花流水渡,愿作武陵渔。
https://shici.929r.com/shici/QgiTWfw5X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