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不可知,可知惟寸心。
荣落归自然,不动如昆崙。
委化成丧志,灾沴乃见侵。
忠信自有道,生死自有伦。
抱柱不是愚,汨罗无知音。
守一谁与明,情极难为任。
骨肉匪所爱,报称宁一身。
九原如有知,哀怆何异今。
沧海变桑田,古今多陆沉。
弦筈不停晷,念念空相寻。
悟此复何为,渊然返吾真。
朗鉴犹昔时,何必为醉人。
天道不可知,可知惟寸心。
荣落归自然,不动如昆崙。
委化成丧志,灾沴乃见侵。
忠信自有道,生死自有伦。
抱柱不是愚,汨罗无知音。
守一谁与明,情极难为任。
骨肉匪所爱,报称宁一身。
九原如有知,哀怆何异今。
沧海变桑田,古今多陆沉。
弦筈不停晷,念念空相寻。
悟此复何为,渊然返吾真。
朗鉴犹昔时,何必为醉人。
这首诗《不饮酒二十首(其二十)》由明代僧人释函是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表达了对生命、道德、忠诚、自然规律以及个人精神追求的深刻见解。
首先,“天道不可知,可知惟寸心”,诗人指出宇宙的奥秘难以完全知晓,但内心的真实感受却是可以把握的。这句诗强调了个体内心的探索和认知的重要性。
接着,“荣落归自然,不动如昆仑”描绘了自然界中事物兴衰更替的规律,如同山岳般稳固不变。这里将自然界的规律与人的内心情感进行类比,暗示了人在面对生命起伏时应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定。
“委化成丧志,灾沴乃见侵”则表达了在生命的自然进程中,意志可能会因外在因素而消磨,灾难与不幸会随之而来。这句诗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挑战。
“忠信自有道,生死自有伦”强调了忠诚与诚信是人生道路上的准则,生死之间也有其自然的伦理秩序。这体现了诗人对于道德价值的坚守。
“抱柱不是愚,汨罗无知音”引用了“尾生抱柱”的典故,比喻坚持原则的人并非愚笨,而是缺乏理解或支持。同时,以屈原投汨罗江自尽的故事,表达了对忠诚者的孤独与牺牲的感慨。
“守一谁与明,情极难为任”表达了坚守单一信念的艰难,以及在极端情感下做出决定的不易。这反映了个人在面对复杂世界时的挣扎与选择。
“骨肉匪所爱,报称宁一身”指出亲情并非唯一的价值,为了更大的责任或正义,个人甚至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这体现了对社会责任和自我牺牲精神的推崇。
“九原如有知,哀怆何异今”表达了对已逝者的怀念,即使在另一个世界,对当下的哀伤也不会有所不同。这句诗体现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永恒性的思考。
“沧海变桑田,古今多陆沉”描述了世事变迁,历史长河中的许多事物都已消失不见,强调了时间的力量和历史的无情。
“弦筈不停晷,念念空相寻”意味着时间不停地流逝,人们在不断追寻和思考中度过一生。这反映了对时间流逝和个人追求的反思。
“悟此复何为,渊然返吾真”表达了在经历了深刻的思考后,认识到生活的本质和真谛,从而回归到内心的平静与真实。这句诗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即通过深入的自我反思和哲学探索,达到心灵的净化和精神的觉醒。
“朗鉴犹昔时,何必为醉人”最后两句,诗人以明亮的镜子比喻内心,强调了保持清醒和真实的自我,不必被外界的诱惑所迷惑。这表达了对自我认知和道德纯净的追求。
综上所述,《不饮酒二十首(其二十)》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生命的意义、道德的价值、个人的精神追求以及对时间、自然和人性的深刻洞察。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宇宙的深刻思考,也传达了对忠诚、道德和自我实现的崇高追求。
扁舟畏风涛,上马遵大路。
马喜大路平,骞然欲驰䳱。
手疲两足痛,纵逸恐颠仆。
呼奴执其辔,控驭使徐步。
前村望烟火,稍远得农扈。
蔬笋兼可求,午膳爰不误。
少顷闻病翁,叫出蓬首妇。
妇出拜且言,"穷苦日难度。
夫远充民兵,儿小当递铺。
翁病经半年,寒馁缺调护。
军需未离门,活计不成作。
荒山要收丝,荒亩要输赋。
诛求里长急,责罚官府怒。
近来点弓兵,拘贫放权富。
迫并多逃亡,苍黄互号愬。
左右三五家,春深失耕务。
纷纭下牌帖,勾捉犹未杜。
"所言尽真悉,俾我心骇怖。
兹行事咨询,拯恤惧迟暮。
州县嗟匪才,琐屑诚可恶。
丧乱民瘼深,君王重忧顾。
所以谕旨勤,赤心相托付。
民为邦之本,绥抚在完固。
胡为重皴剥,上德阻宣布。
明当抗封章,为尔除巨蠹。
《大同江口舍舟而涂抵樊昌四十里纪实》【明·魏观】扁舟畏风涛,上马遵大路。马喜大路平,骞然欲驰䳱。手疲两足痛,纵逸恐颠仆。呼奴执其辔,控驭使徐步。前村望烟火,稍远得农扈。蔬笋兼可求,午膳爰不误。少顷闻病翁,叫出蓬首妇。妇出拜且言,"穷苦日难度。夫远充民兵,儿小当递铺。翁病经半年,寒馁缺调护。军需未离门,活计不成作。荒山要收丝,荒亩要输赋。诛求里长急,责罚官府怒。近来点弓兵,拘贫放权富。迫并多逃亡,苍黄互号愬。左右三五家,春深失耕务。纷纭下牌帖,勾捉犹未杜。"所言尽真悉,俾我心骇怖。兹行事咨询,拯恤惧迟暮。州县嗟匪才,琐屑诚可恶。丧乱民瘼深,君王重忧顾。所以谕旨勤,赤心相托付。民为邦之本,绥抚在完固。胡为重皴剥,上德阻宣布。明当抗封章,为尔除巨蠹。
https://shici.929r.com/shici/5V1lK3zp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