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肠多病怯肥膻,海产从来独所便。
淮甸风宜乖素嗜,江乡水品忆经年。
分甘已佩公情重,加饭宁须俗祷虔。
食箸不停资大嚼,免教馋吻镇流涎。
儒肠多病怯肥膻,海产从来独所便。
淮甸风宜乖素嗜,江乡水品忆经年。
分甘已佩公情重,加饭宁须俗祷虔。
食箸不停资大嚼,免教馋吻镇流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强至的作品《谢徐屯田惠海味》。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朋友徐屯田赠送海味的感激之情。首句“儒肠多病怯肥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身体状况,暗示自己因肠胃敏感而对油腻食物有所避忌。接着,“海产从来独所便”表达了对海味的喜爱,尤其是相对于陆地上的某些食物。
“淮甸风宜乖素嗜,江乡水品忆经年”两句,通过淮甸的风土和江乡的水质,进一步强调了海味的独特风味,以及诗人对这些美味的长久思念。诗人感慨朋友的深情厚意,在“分甘已佩公情重”一句中直接表达了对徐屯田慷慨赠予的感激,认为这不仅仅是物质的馈赠,更是友情的体现。
“加饭宁须俗祷虔”一句,诗人幽默地表示,面对这样的美食,即使不祈求神灵保佑,他也愿意多吃一些,显示出对海味的极度喜爱。最后,“食箸不停资大嚼,免教馋吻镇流涎”则生动描绘了诗人品尝海味时的满足与享受,以及对美食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海味的描写和对朋友的感谢,展现了诗人对美食的热爱和人情的珍视。
而今佳茗岂无之,霜杏烹来分外奇。
真有一般清气味,品高料得少人知。
《岁壬子,余在赵家马头村佣书时值清明佳节,率徒散步闲游,误入仙境。但见桃李斗艳,梅柳争春,灿烂芳菲,四无涯际,真乐景也。即命徒杏村沽酒,开筵坐花,畅饮狂歌,不觉颓然大醉。稍醒,思饮茶而不得。适有一小徒,偶摘隔年干霜杏数枚敬余,或亦望梅止渴之意也。余恍然曰:昔闻识者云,霜杏烹茶,清香无比,何不试之?急归家觅竹炉,生活火,净石铫,盛甘泉,烹霜杏以饮。未入口,即清香扑鼻,不禁拍案惊奇曰:孰意以天之弃物,竟成为高品,直可驾诸佳茗之上也。遂有感而作俚句三首·其二》【清·梅卿氏】而今佳茗岂无之,霜杏烹来分外奇。真有一般清气味,品高料得少人知。
https://shici.929r.com/shici/W6c3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