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石榴诗》
《咏石榴诗》全文
南北朝 / 萧绎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涂林未应发,春暮转相催。

然灯疑夜火,连珠胜早梅。

西域移根至,南方酿酒来。

叶翠如新剪,花红似故裁。

还忆河阳县,映水珊瑚开。

(0)
鉴赏

这首《咏石榴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石榴树从初春到盛夏的生长过程与美丽景象。诗人巧妙地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将石榴树比作夜间的灯火与早春的梅花,既形象又生动地展现了石榴树在春末夏初时的独特魅力。

“涂林未应发,春暮转相催。” 开篇即点明了时间背景,虽是春末,但石榴树还未开花,却在春光渐逝中显得更加引人注目。这里的“涂林”暗指石榴树,诗人通过“未应发”与“转相催”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时间紧迫、生机勃发的氛围。

“然灯疑夜火,连珠胜早梅。”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石榴树的形态之美。诗人将石榴树上的果实比作夜晚的灯火,既形象地表现了果实的光泽与亮度,又赋予了石榴树一种神秘而温馨的意境。同时,还将果实比作连串的珍珠,与早春的梅花相比较,突出了石榴果实的饱满与独特,展现出其不同于其他花卉的美。

“西域移根至,南方酿酒来。” 这两句则从更广阔的视角出发,讲述了石榴树的来源与用途。石榴原产于西域,经过历史的流转,被移植到了南方,不仅带来了异域风情,还成为了酿造美酒的原料之一。这一句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探索与利用。

“叶翠如新剪,花红似故裁。” 最后两句是对石榴树叶子与花朵的细致描写。诗人用“新剪”与“故裁”来形容叶子与花朵的色泽与形态,既表现了它们的清新与娇艳,也暗示了石榴树生命力的旺盛与美丽。

整体而言,《咏石榴诗》通过对石榴树生长过程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其形态、色彩的生动刻画,展现了石榴树独特的自然之美与文化内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作者介绍
萧绎

萧绎
朝代:南北朝   字:世诚   籍贯:南兰陵(今江苏常州)   生辰:508—554

(508—554)即元帝。字世诚,小字七符。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朝梁武帝第七子。武帝天监十三年,封湘东王。命王僧辩平侯景,即位于江陵。时州郡大半入西魏,人户著籍,不盈三万。承圣三年,西魏军来攻,帝尚于龙光殿讲《老子》,百官戎服以听。魏军至,帝犹赋诗不废。及城陷,为魏人所杀。在位三年,庙号世祖。帝幼盲一目,好读书,工书善画,藏书十四万卷,城破时自行焚毁。所作诗赋轻艳绮靡,与兄纲相仿。著作颇多,原有集,已散佚,今存《金楼子》及《梁元帝集》辑本。 
猜你喜欢

赠林府尊

收敛精神入太清,藉茅无计遣书程。

两三别驾风随动,十数花封月最明。

露冕江山无愧色,攀辕天地有真情。

东风欲别仙城树,满路啼莺是颂声。

(0)

林子逢至白沙作示之

旧雨还君紫菊诗,秋风过我白龙池。

应看衰俗人情破,肯放中流柱脚欹。

弄影果谁非稚子,请缨正自不男儿。

人间若问逍遥化,紫极宫中有一碑。

(0)

寄高知县

下疑河岳上星辰,何处勾连得此身。

天上未旌强项令,督邮多见折腰人。

青天白日孤城晓,碧柳黄鹂万井春。

涧底菖蒲真未有,堪君服食更通神。

(0)

忆鹤

孤山有月好西湖,只问湖中鹤在无。

颈阁瘦躯三尺半,声摇残梦四更初。

青田别去何由见,赤壁飞来不受呼。

寂寞小斋谁作伴,赛兰香袅旧团蒲。

(0)

送罗养明还江右·其一

长寄湖西梦里身,扁舟春早忽相寻。

乾坤自古悲难合,伯仲而今契亦深。

草色正催公子醉,花枝不称老年心。

何须袖却鸳鸯手,更向沧溟问我针。

(0)

读张曲江撰徐䀻君墓碣·其四

一木能支大厦颠,栖栖徒只喻当年。

身垂白发西山里,光射青牛北斗边。

信史只今文献碣,清风何日豫章传。

狂歌乱耳不足献,依旧生刍置墓前。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