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吴警斋·其一》
《寄吴警斋·其一》全文
宋 / 胡仲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去国翩翩又许时,爱君何日不攒眉。

二贤出处分明甚,四谏声名今似之。

朝奏一封排佞疏,暮收千首饯行诗。

山林若问朝廷事,宝剑年来正倒持。

(0)
注释
去国:离开国家。
翩翩:形容离去的样子。
攒眉:皱眉,表示忧虑或愁苦。
二贤:指两位贤能的人。
出处:地位或出处。
分明甚:非常分明。
四谏:古代四大直言进谏的臣子。
朝奏:早晨上奏。
一封:一篇。
排佞疏:弹劾奸佞的奏章。
暮收:傍晚收到。
千首:众多。
山林:指退隐之处。
朝廷事:朝廷的情况。
宝剑:象征权力或忠诚。
正倒持:宝剑未出鞘,比喻保持沉默。
翻译
离开国家已经很久了,对你的爱何时不深皱眉头。
两位贤人如今地位差距明显,你的声誉如同古代四大谏臣一般。
早晨上奏一篇弹劾奸佞的奏章,傍晚就收到无数送别的诗歌。
如果山林中有人询问朝廷之事,我会说如今我像把宝剑,虽在手却未出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仲弓寄给友人吴警斋的作品,表达了对吴警斋的深深关切和对其高尚品格的赞美。首句“去国翩翩又许时”描绘了吴警斋离开朝廷已久,暗示了他的清高与远离尘嚣。“爱君何日不攒眉”则表达了诗人对吴的思念和对他所处环境的忧虑,攒眉形容诗人眉头紧锁,关心之情溢于言表。

接下来,“二贤出处分明甚”中的“二贤”可能指的是吴警斋与其他有德才的人,赞扬他们品行端正,立场鲜明。“四谏声名今似之”进一步称赞吴的直言敢谏,他的声誉如同古代贤臣一样,敢于进言而声名远播。

“朝奏一封排佞疏,暮收千首饯行诗”具体描述了吴警斋的忠诚与才情,他早晨上奏疏斥佞臣,傍晚就收到众多诗人为他送行的诗歌,展现了他在朝堂和民间的双重影响力。

最后,“山林若问朝廷事,宝剑年来正倒持”以宝剑倒持为喻,寓意吴警斋虽然身在山林,但心系朝廷,即使远离权力中心,仍保持着警惕和对国家事务的关注。整首诗情感真挚,对友人的敬仰和担忧交织,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正义的坚守。

作者介绍

胡仲弓
朝代:宋

胡仲弓,宋朝诗人。公元一二六六年前后在世]字希圣,清源人,胡仲参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二年前后在世。登进士第为会稽令,老母适至,而已是黜。自后浪迹江湖以终。仲弓工诗,著有苇航漫游稿四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樊樊山先生赐题双修阁近作诗片七律一首谨次元韵赋谢·其一

吐握常开北海尊,三吴士女昔沾恩。

探骊艺苑传仙笔,化鹤桑田忆梦痕。

汲古曾稽中垒传,学诗欲叩鲁班门。

前人牙慧休重拾,手泽长真十卷存。

(0)

夜闻西风大起有怀文波四妹

西风飒然至,万树动秋声。

怀汝不成寐,长歌空复情。

愿言生两翼,乘此便东征。

细语别来事,宵深酒共倾。

(0)

望终南

终南晴后势崔鬼,积雪皑皑万壑堆。

天外奇峰连日白,山头老树尽花开。

惊风摧木号阴岭,冻瀑挟冰走涧雷。

晓起长安排闼望,岚光如水入城来。

(0)

仲昭家薇花红出墙外

听得诗声隔绛纱,一双燕子巧藏花。

玲珑莫搦胭脂雪,但倩仙人鸟爪爬。

(0)

閒咏

无聊时复耸吟肩,笔砚常堆短榻前。

偶忆《毛诗》心恍惚,呼儿代记在何篇。

(0)

寄和汪湘卿

犹记临行曾语我,教将近况报君知。

药垆为伴还如昔,书卷相亲未觉迟。

已分微躯终似此,那堪病骨更难支。

深情独有闺房秀,驿使梅花屡寄诗。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